江钨抢占高铁铜材市场蓝海
2011年01月17日 8:24 7312次浏览 来源: 中国企业报 分类: 钨
我国目前高铁用铜合金材料尤其是高端铜材的市场供应不足,绝大多数还需要进口。数据显示,我国目前高铁及轨交铝型材方面年生产能力已接近5万吨,产能规模已经超过了国内的实际需求量。
1月9日,将为中国高铁接触线、承力索、吊弦等提供高强度、高导电性的铜合金材料的年产4万吨高铁铜材项目在江西省赣州江钨拉法格高铁铜材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江钨拉法格)生产基地正式投产。
据江钨控股集团公司董事长钟晓云介绍,年产4万吨高铁铜材项目由江钨控股集团公司、西班牙拉法格集团、北京项腾技术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分两期建设,二期工程建成达标后,年销售收入将达40亿元。
对我国高铁用铜合金的生产来讲,江钨高铁铜材项目的投产具有重要的转折意义。“该项目填补了中国高铁滑线产业空白。由此,中国铜材加工开始进入高端领域。”钟晓云对本报记者说,这也意味着中国目前高铁用铜合金材料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将被改变。
抢占“蓝海”先机
自2008年中国第一条时速超过30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开通,中国的高速铁路正如其名一样进入高速发展时期,2009年增加 3条,2010年增加7条。2010年10月26日,随着沪杭高铁的通车运营,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达7431公里,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根据中国高速铁路网规划,从2010年起至2040年,中国将用30年的时间将全国主要省市区连接起来,形成国家网络大框架。
中国大规模建设高速铁路所取得的成效大大增强了世界各国建造高铁的信心。在近日闭幕的第七届世界高铁大会上,美国、西班牙、巴西、韩国、土耳其等国家纷纷提出兴建高速铁路的计划,预计到2020年全球将有2万至3万公里的高铁线路建成运营,这昭示着一个庞大的高铁各类型材需求市场的兴起。
江钨集团早就预见到了其中蕴藏的“蓝海”,2009年7月,江钨集团与西班牙拉法格公司等成立合资公司,主要面向中国和亚洲、北美洲高速铁路市场生产和销售高速铁路用铜及铜合金材料以及其他高新技术铜基合金材料,生产规模为年产4万吨,以期迅速抢占市场并力争分得世界高铁铜材市场高速扩张的头杯羹。
据了解,西班牙拉法格集团是一个拥有200多年历史的铜加工企业,1913年起开始从事铁路铜合金生产,尤其在高铁接触网产品(接触线、承力索、吊弦)方面拥有强大研发背景和技术实力。近10年来,公司参与承接了10多条欧洲高铁线路用铜产品生产。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