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钨抢占高铁铜材市场蓝海

2011年01月17日 8:24 731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洋技术”为我所用
  “此次江钨拉法格公司年产4万吨高铁铜材一期项目工程竣工投产,正是江西国企联优靠强、技术高位嫁接的重要成果。”江西省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李天鸥告诉记者,与国内、外优强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以先进技术培育新型战略产业,这既符合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也符合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要求。
  众所周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实现技术上的突破。然而如何将舶来品消化吸收,转化为公司自己的技术和现实生产力,却是实现发展最为关键的。
  2008年,江钨集团占股97%与赣州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出资2.5亿元,设立赣州江钨新型合金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钨新材),该公司引进西班牙拉法格公司和意大利普罗佩兹公司共同研发的废紫杂铜处理工艺,采用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废紫杂铜直接利用工艺技术,连铸连轧生产铜杆,其生产的高导电铜杆及裸铜线产品主要质量指标超过中国国家标准和欧洲标准的规定值。目前,该公司已成为中国紫杂铜直接利用示范基地,并正参与《电工用火法精炼再生铜线坯》国家行业标准起草工作。
  “在设备生产调试过程中,岗位上的小改小革多达116项,已申请专利11项,获批9项。”江钨新材分管技术的总助铙勇平向本报记者介绍说。
  正是此次与西班牙拉法格公司的合作,让拉法格公司认识到了合作伙伴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而将其高铁用高科技铜材技术带到中国与江钨集团再次深入合作。随着高铁发展“黄金期”的到来,世界各大相关企业均意识到市场变化,纷纷紧跟,以期分享市场“盛宴”。这一次,江钨又站在了技术的高点。未来,这也将成为江钨新材产品链条的重要延伸。
  据悉,2010年该公司全年生产高导电光亮铜杆8.3万吨,实现营业收入42.7亿元,占江钨集团总收入的40%,税收1.67亿元。这一项目的成功建设和投产,使江钨跻身于国内再生金属产业的强者之列,已成为集团公司保增长、保盈利、亮品牌的重要支柱。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江钨集团一如既往地按照自己的模式将外来的先进技术为己所用。
  有专家分析指出,“呈现井喷之势的高铁,对铜材、铝材等型材的需求会日益增多。”未来高铁用各类型材的市场空间非常巨大。以铝型材为例,据有关部门预计,在2012年我国高铁车辆用铝型材需求总量约2.5万吨,城市轨交用铝型材需求总量约2万吨,共4.5万吨。
  “目前中国高精铜合金板带的高端产品的绝大部分仍依赖进口,其中包括正如火如荼进行的高铁建设所需铜合金。”行业分析师表示,随着江钨高铁铜材项目的投产,这一现状将逐渐被打破。

[1] [2]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