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钨:打造千亿稀有金属产业 拟分拆上市
2011年01月17日 8:57 5147次浏览 来源: 经济观察报 分类: 钨
由于国新资产管理公司(下称“中投二号”)拟重组央企稀土业务,刚刚被中国铝业公司(下称“中铝”)增资扩股后控股的江西稀有金属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江钨控股”)原本的上市计划面临搁浅。
江钨控股原计划是,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以旗下子公司江钨集团公司(下称“江钨集团”)作为平台上市。江钨控股持有江钨集团70%股份。
记者获悉,江钨控股即将启动另外一项上市计划,即将旗下的钨业、稀土、再生金属以及金属钴业务分拆上市。“这四个业务作为江钨控股的主要产业板块,计划是成熟一个上市一个。”接近江钨控股的人士说。
自2005年提出“二次创业”以来,江钨控股六年间的营收从1.2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03亿元,增长近百倍。
江钨控股未来计划是将公司打造成一个千亿稀有金属产业,其公司 “十二五”规划的目标是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加快四大产业板块的上市步伐,将助推上述目标的实现。”上述人士说。
分拆上市
记者获悉,江钨控股将启动建设立江钨钨业股份公司、江钨稀土股份公司、江钨再生金属股份公司和江钨钴业股份公司。
江钨控股是中国最大的以钨为特色,集稀有稀土金属产业一体的矿业集团。目前,该公司已形成钨(钼铋锡)、稀土、镍钴、再生金属四个有色产业板块。有色金属年综合冶炼加工能力超20万吨,拥有和掌控有色金属矿产资源超300万吨。
2009年3月,江钨集团正式启动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前的准备工作,以江钨集团为平台是原本的上市计划。为此,当年3月,江西省政府与中铝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中铝将以江钨控股集团为平台,在江西打造稀有金属产业基地。
2010年9月26日,中铝与江西省国资委签署了 《江西稀有金属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协议》。根据协议,中铝将以增资扩股方式对江钨控股进行出资,成为其控股股东。
中铝计划在未来3年内向江钨控股增资100亿元,在江西打造稀有金属、稀土等在内的产业基地,在3-5年内使江钨控股的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上述接近江钨控股的人士称,中铝增资扩股控股江钨控股,意在江西的稀土资产。
商务部研究院商情处今年公开的数据称,全国重稀土探明储量81万吨,其中江西59万吨,占全国同类矿的72%。江钨控股则是江西省内稀土资源拥有量最多的企业之一。
但从2011年,“中投二号”开始牵头重组央企的稀土资产。目前,中投二号已持有五矿股权,中铝的稀土资产也在整合之列。
由于中铝通过增资扩股成为江钨控股的控股股东,中投二号对中铝的稀土资产的整合意味着江钨控股原先的上市计划面临搁浅。稀土位列第二产业板块的江钨控股不得不改变上市计划——改由以江钨集团为上市平台转向按业务板块来分拆上市。接近江钨控股的人士称,平台将从今年开始陆续组建,内部的资产整合已经开始。“时间表不好确定,只能说越好越快。”
千亿梦想
江钨控股目前拥有全国黑钨金属可采储量的60%,钽铌金属可采储量的59%,公司钨精矿产能占全国三分之一,在钽铌精矿、高纯氧化钽、高纯氧化铌方面的国内市场占率分别达到50%、95%和75%。
江钨控股的远景计划是将公司打造成一个千亿稀有金属产业。为此,江钨控股将主营资产证券化列为该公司“十二五”规划的三项战略任务之一。
按照主营资产证券化的战略,江钨控股除了计划将主营业务按板块分拆上市,还在省外、境外启动和建设了一批资源项目,并引进了包括中铝、日本住友等在内的企业作为战略伙伴。
记者获得的一份江钨控股内部资料显示,“十二五“期间,江钨控股将投资超过125亿元,启动和完成32个重点项目建设,打造钨(钼锡铋)、稀土、镍钴、再生金属、装备制造五大产业集群。且江钨控股的“十二五”目标是,到2015年末,确保营收500亿元(2010年为103亿元);力争实现利税总额40亿元 (2010年为2.56亿元);进出口总额10亿美元(2.38亿美元)。此外,“十二五”期间,江钨控股还将大力发展稀土新材料。
目前,江钨控股旗下位于福建上杭稀土资源项目已完成勘探计划,万安江钨稀土矿业公司也已成功注册,并即将启动矿山开采和外围稀土地质调查工作。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