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之战中 谁接了最后一棒
2011年04月02日 9:45 19167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钼
延伸战役在打响
株冶集团的横空出世暗示着焦点似乎从稀土开始向稀有金属转移。由于国家计划对包括稀土、钨、锑、钼、锡、铟、锗、镓、钽、锆在内的10种稀有金属进行收储。所以这些金属的价格也水涨船高。
株冶集团是目前中国最大且全球领先的铟生产商,是全球铟业龙头。中国铟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75%,是全球第一大原生铟供应国。基于目前国家对稀土采取的保护政策,下一个收储目标很可能是铟等稀有金属,中银国际甚至预测株冶集团2010年至2012年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6%,目标价格为26.80元。
有分析师就指出,“由于我国的稀有金属储量比较高,前几年存在一定的价格优势,现在如果国家进行收储的话,那么在市场需求不变的基础上,供给就变少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稀有金属价格上涨的预期。”
以锑锭为例,年初国内锑锭价格为8.45万元/吨,目前国内锑锭均价已达到10.7万元/吨的水平,周涨幅为2.9%。
另外,钨、钼、锡、铟、锗、镓、钽、锆也是比较引人注目的品种。
目前生产钨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厦门钨业(600549)、章源坞业,辰州矿业(002155)则是国内较大的从事金锑钨多金属生产的企业,锑锭和氧化锑的产量居全球第二;锑金属产量约为全球10%。
主要生产钼的有金钼股份(601958)和驰宏锌锗(600497),产品产量和质量居全国首位,是全国最大的锗生产出口基地,具有年采选矿石60万吨、锌产品16万吨、铅产品5万吨、锗产品10吨、硫酸26万吨、银120吨综合生产能力。而锡业股份(000960)拥有中国锡储量的1/3。
中银国际的乐宇坤也认为,“对于稀有金属(如铟、锗、钼和稀土等)而言,下游新兴产业需求日趋旺盛,中国政府也可能出台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因此稀有金属将享有更好的供需前景,未来价格上涨空间也更为广阔。”
不过赵彦辉就表示,“像钨、钼和锡这些稀有金属在去年都炒过一番了,今年再炒一次的概率不是很大,相反,像株冶集团之前并没有炒作过,现在拿出来炒作是有可能的,不过这些稀土、稀有金属的公司还是应该看一些真正有投资价值的,比如包钢稀土、中科三环这些长期来看还是不错。”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