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钢钒钛:慷慨分红王 意在现金选择权

2011年05月23日 9:3 777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钛资讯

  慷慨分红背后玄机
  一方面,公司五大关联股东成了此次分红的最大获益者,总进账多达4亿元。另一方面,自今年4月下旬开始,公司围绕二次现金行权上演了一波券商联合炒作拉升股价大戏,让公司重组中至关重要的资本市场风险得以化解。
  攀钢钒钛此次红利发放日为4月25日,而这一天也是公司股价创下三年来反弹新高的日子,同时也是公司行使第二次现金选择权的关键时刻,而4月下旬也正是多家券商密集发布报告强烈推荐攀钢钒钛的时期。
  这一系列事件背后到底有何玄机?根源在于,对攀钢钒钛而言,其股价能否在今年4月25日超过10.55元,就决定着其能否顺利化解重组风险,能否继续保留上市公司资格。
  故事还要追溯到2008年攀钢集团制订整体上市方案。当时攀钢集团旗下共有攀钢钢钒、攀渝钛业和长城股份三家上市公司,其整体上市方案分成两部分。首先是继续保持攀钢钢钒的上市地位,通过换股的方式,吸收合并另外两家上市公司。其次是通过攀钢钢钒向其实际控制人攀钢集团等四家关联公司定向发行7.5亿股股份,以购买这些公司所拥有的与钢铁、钒、钛、矿相关的主要业务和资产。
  为使并购顺利完成,攀钢钢钒找到了鞍钢集团为整个换股过程保驾护航,即为原攀钢钢钒、攀渝钛业、长城股份三家上市公司的投资者提供现金选择权,拥有攀钢钢钒、攀渝钛业和长城股份现金选择权的投资者可于2009年4月分别将手中所持有的股票按9.59元、14.14元和6.5元的价格转让给鞍钢集团。
  于是,投资者选择换股还是选择将股票出售给鞍钢集团的重点,取决于攀钢钢钒的股票价格能否维持在9.59元之上。之后遭遇经济危机,公司股价大幅下挫,为缓解危局,攀钢集团2008年10月承诺为有现金选择权的投资者提供“二次现金选择权”,申报期为两年后的2011年4月25-29日。
  今年4月19日晚间,攀钢钒钛发布《第二次现金选择权实施公告》称,截至4月18日,尚有攀钢AGP1权利11.37亿份,攀钢AGP2权利1.24亿份,攀钢AGP3权利1.95亿份,行权价格分别为10.55 元/股(AGP1)和8.73元/股(AGP2、AGP3)。这意味着,一旦公司股价在4月25日-29日期间跌破10.55元甚至8.73元,上述权利完全或者大部分选择行权,攀钢钒钛将为此付出大量现金代价,这显然不是攀钢钒钛所乐意的,惟有设法将股价拉高维持在10.55元以上,才能顺利完成重组并将代价降至最小。
  疯狂的一幕就在此时上演。自4月中旬至4月29日的半个月时间内,共有十来家券商轮番上阵从不同的角度宣称攀钢钒钛未来仍有50%以上的涨幅,短短十多天攀钢钒钛被赋予了“钛涨价”、“钒电池”、“铁矿石”三大概念,光大证券(601788)报告甚至以“神仙下钒、否极钛来”做标题强力推荐,有几家公司报告给出的目标价位出奇地一致。
  到4月25日的现金选择权申报首日,攀钢钒钛开盘价为14.26元/股,4月29日以13.24元/股收盘,均远高于行权价,对投资者基本不构成吸引。之后攀钢钒钛公告称,仅有15511股申报二次现金选择权,鞍钢共支付16.36万元行权资金。至此,鞍钢、攀钢重组中至关重要的资本市场风险得以化解。
  值得注意的是,自4月25日申报日之后,攀钢钒钛的股价持续大幅下跌,从14.61元跌至5月17日最低的10.89元,15个交易日最大跌幅达到25%,与此同时,此前密集发布研究报告的券商们却选择了集体沉默。
  如此看来,公司选择在“关键时刻”进行分红,也达到了和券商报告一样的效果。
  目前,公司重组计划并不明朗。鞍钢集团总经理张晓刚近日表示,将在两年内基本实现鞍钢和攀钢资产、资源、业务的实质性整合及一体化运作。根据重组方案,鞍钢、攀钢重组之后的“大鞍钢”将对鞍钢、攀钢原来所属的钢铁主业和上游矿产资源进行重新梳理。
  尽管资产置换结束后,攀钢钒钛将成为铁矿石和钒钛类资源企业,但市场对公司重组完成后是否具备业绩释放的动力仍存疑虑。而且重组后公司还面临治理结构如何调整、未来相关公司之间关联交易如何定价的问题,目前,资产以何种方式注入也存悬念。

[1] [2]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