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乌铜走银酒具彰显古滇神韵
2012年05月30日 9:24 2904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铜器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日前,由云南省工艺美大术师、乌铜走银制作技艺传承人袁昆林创作的“古滇神韵”乌铜走银酒具,在2012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昆明狂欢节“中豪杯”旅游商品设计创意大赛上获得金奖。
据介绍,“古滇神韵”乌铜走银酒具,配有壶一把,酒杯四只。采用了云南特有的乌铜走银工艺全手工精心制作而成,在传统工艺上大胆创新采用双层胎制作方法。外胎为乌铜走银,内胎为纯银。大大增加了工艺难度,所有焊接都使用手工银焊。作品图案采用云南昆明晋宁石寨北出土文物“古滇国”器皿上的“狩猎”图案,作品古色古香,典雅别致具有神秘“古滇气息”。
袁昆林说,乌铜走银传统工艺是以铜为胎,在胎上银(或金)水填入花纹图案,呈现出黑白(或黑黄)分明的装饰效果。随着社会对乌铜走银认知度的提高,喜欢的人越来越多,并且有很多消费者希望乌铜走银不仅能做装饰品收藏品,还具备实用功能。然而长期使用铜器是会引发重金属中毒之类等问题。根据消费者的这一需求,“古滇神韵”乌铜走银酒具突破传统工艺,创新采用双层胎制作方法。外胎为乌铜走银,内胎为纯银,而银被视作‘安全金属,’且具有保健作用。因此乌铜走银酒具无论是用来观赏还是使用,都达到了完美的组合。
除了工艺上的创新外,“古滇神韵”乌铜走银酒具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融入了古滇气息。袁昆林出生于乌铜走银世家,又生长在古滇王国的帝都―晋城古镇,从艺二十余年来,他一直想将古滇文化融入乌铜走银,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反复实践,终于尝试将“古滇国”器皿上的“狩猎”图案,镶刻在乌铜走银上,由于“狩猎”图案的细腻度极高,“古滇神韵”乌铜走银酒具的制作要比普通酒具制作多出三分之一的工时。但是成品后的典雅别致,是一般乌铜走银酒具无法超越的。
乌铜走银是云南一种独特的铜制纯手工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袁昆林自1987年开始跟随父亲学习“乌铜走银”加工工艺,2007年,被授予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迄今为止,他加工制作的乌铜走银工艺品数百件之多,有花瓶、笔筒、墨盒、泡壶、烟锅头、鞋形水烟筒等,云南省博物馆、昆明市博物馆、昆明市民间工艺协会等单位收藏了他10余件乌铜走银工艺品。
责任编辑:田田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