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铜业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简析

2012年07月05日 17:1 626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先进单位


  一、单位基本情况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铜业)是国内集采、选、冶、加、贸易为一体的最大、最现代化的铜生产和加工基地,黄金、白银、铼、硒、碲等稀贵金属和硫化工的重要生产基地,现已成长为中国铜工业、江西工业、科技创新的领头羊。
  经过30多年的建设,江西铜业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提升生产规模,做大做强铜的采选冶加、黄金白银生产及加工、硫化工和精细化工、稀散金属提取及加工等产业,已形成了资源、规模、技术、产品、管理、人才等诸方面的综合优势,实现了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2011年,公司生产阴极铜94万吨、黄金25.4吨、白银526.4吨、硫酸237万吨、硫精矿170万吨、稀散金属及化合物2343吨、铜加工材57.8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176.41亿元、利润总额76.71亿元、净利润65.49亿元。总资产681.49亿元、净资产393.03亿元、资产负债率41.59%。

  二、周边找矿情况
  江西铜业一直将老矿山周边找矿作为扩大资源、延长矿山服务年限的重要举措,对所属七个矿山分别制定了深部、边部资源勘探规划。其中:
  1、德兴铜矿西北部朱砂红铜矿区勘探项目。朱砂红矿区从1975年至1982年,由江西省赣东北大队开展详细普查以来,由于原矿品位低、不具备单独开采价值,一直以来未做进一步的地质勘查工作。2007年7月,江西铜业从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东北大队购买了该矿区详查探矿权。2009年3月勘探工程开工,截至目前已完成现场勘查任务,转入报告编制阶段。根据勘查情况,该矿区埋藏着丰富的铜矿资源,并伴生有金、银、钼等多种稀贵金属,且储量较大。下步朱砂红矿区将作为德兴铜矿的规划矿区进行整体开发。
  2、银山矿业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2003年,银山矿业的前身--银山铅锌矿因资源枯竭,加上矿山多年亏损,宣布破产。2006年10月,银山铜铅锌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作为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之一立项。经过近3年勘查工作取得重大找矿突破,累计新增金属资源量平均品位分别为:铅锌4.475%,银125.3克/吨,铜0.653%,伴生金品位0.57克/吨。可延长矿山服务年限50年,稳定就业1600多人。相当于新探获一个中型铜矿、一个中型铅锌矿、一个中型银矿和一个大型伴生金矿。
  3、永平铜矿十字头钼矿区详查勘查项目。永平铜矿通过2004~2005年的地质资料收集和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和研究,认为矿区南部十字头花岗岩体内外接触带具有良好的钼矿找矿前景。并与江西有色地质矿产开发院合作,于2005年11月11日编制完成了《永平矿区十字头钼矿勘查设计》。目前,该项目将于2012年9月结束野外工作,计划2013年6月底提交勘探报告,2013年末,通过资源储量评审、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备案和资料汇交。

  三、绿色矿山建设
  江西铜业德兴铜矿是首批入选的国家级绿色矿山,且被评为第一批全国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先进矿山。江西铜业正以德兴铜矿为引领,全面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具体措施包括:
  1、进一步推广清洁生产。一是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夯实矿山管理基础,健全完善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生态重建、安全生产等规章制度,内部管理日趋规范,管理效能大幅提升。二是以现场管理为突破口,带动矿山无泄漏工厂、安全环保标准化工厂、现场管理标准化工厂建设。三是以创新管理为重点,积极吸收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安全生产实现全员参与、全线预防、常态管理,成本管理实现全面预算、全过程控制,设备管理实现由实物形态向价值形态转变,矿山管理模式实现由粗放性向精细化重大转变。
  2、深化循环经济建设。一是加强伴生金银的综合勘查与综合评价,不断提高矿山伴生金银的综合利用水平;二是重视低品位矿石的回收与利用;三是发展循环经济,利用细菌浸出-萃取-电积新工艺和化学硫化等先进技术,回收废石和酸性废水中的铜资源,充分回收矿山现有铜矿资源和伴生有价元素,有效延长矿山开采年限,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向效益型、产业化方向发展。
  3、加强土地绿化复垦。为恢复原有的生态平衡,复垦被破坏的土地,防治水土流失,德兴铜矿将在《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技术试验研究》成果基础上,推广在纯尾砂上种植水蜡烛和无叶节节草,把植被恢复的重点转移至露天采矿场边坡、废石场等地。并与环保部南京环科所合作开展矿山生态重建技术研究,选择水龙山废石场、杨桃坞废石场及黄牛前边坡作为试验场地,取得了新的成果。1998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评选为“全国部门造林绿化400佳单位”。2008年又委托中国农业大学编制了《德兴铜矿铜厂矿区土地复垦方案》和《德兴铜矿富家坞矿区土地复垦方案》,并通过国土资源部组织的审查,目前正在按照土地复垦方案的要求组织实施。

  四、资源保障能力
  江西铜业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储量。截至2011年末,公司100%所有权的查明资源储量约为铜金属1,089万吨,黄金343吨,银9,669吨,钼26.5万吨;伴生硫及共生硫10,691万吨;公司联合中冶铜锌公司、五矿有色公司所控制的境外资源按本公司所占权益计算的金属资源储量约为铜407万吨、黄金42吨。
  2011年,所属矿山已形成年采掘(剥)总量17000万吨,矿山自产铜精矿含铜20.2万吨。冶炼已形成年阴极铜生产能力100万吨,为世界级的大型先进铜生产商;产黄金25.4吨、生产白银526.4吨,为中国最大的黄金、白银生产商之一;生产硫酸237万吨、硫精矿170万吨,为中国最大的硫化工基地之一;生产标准钼精矿(平均品位45%)5,566吨、硒产品约283吨、铼酸铵2,998千克、精碲50吨、精铋801吨,为中国最大的稀散金属生产厂之一;铜材产量57.8万吨,为中国大型铜材供应商之一。

  五、城市矿山开发
  1、建立了废杂铜供应网络。通过多年努力,建立了国内、国外稳定的废杂铜供应渠道,确保了废杂铜原料的供应。
  2、建设了七类物资拆解项目。2011年在鹰潭(贵溪)铜产业循环经济基地铜拆解加工园区内,按30万吨/年拆解能力总体规划,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建设进口第七类废物拆解项目,其中一期按照10万吨/年规模设计。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后,可拆解品种:废电线电缆6万吨/年、废电机3万吨/年、废五金电器1万吨/年。生产产品:年产废铜3.06万吨、废铝1.26万吨、普通钢铁2.71万吨、其他产品2.97万吨。
  3、逐年加大了废杂铜的使用量。2006-2011年,加大了转炉废杂铜投料量,并新建设了倾动炉以及卡尔多炉,铜冶炼原料中废杂铜使用量年均增长44.58%,目前用量已占总原料的近一半。
  4、在废杂铜聚散地建设铜冶炼和铜深加工项目。以废杂铜为原料,在广东清远建设了年产10万吨的铜冶炼项目,在广东增城建设了年产40万吨铜材加工项目。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