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锡:促进中国锡工业可持续发展
——云锡公司申报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先进单位评选综合材料
2012年07月05日 17:14 5365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先进单位
云锡概况
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云锡),是世界锡行业排名第一的锡生产、加工企业,是世界锡生产企业中产业链最长、最完整的企业,成立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520户重点企业之一,中国企业500强之一,云南省重点培养的十大企业集团之一,代表着中国锡工业的领先水平,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现已发展成为集地质勘探、采矿、选矿、冶炼、锡化工、锡材深加工、贵金属材料、房地产及建筑开发、国际物流、科研设计和产业化开发等为一体的国有特大型有色金属联合企业,世界最大的锡化工中心、锡材加工中心,以及世界级的稀贵金属研发中心。
云锡现有40多个全资、控股子公司,有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澳大利亚YTC资源有限公司三个境内外上市公司,现有总资产370亿元。
云锡主体生产系统现有锡冶炼7万吨∕年、锡化工及锡材4.6万吨∕年的生产能力,以“云锡顶吹法”为代表的锡冶炼技术居全世界领先水平;铅冶炼年生产能力已经达到15万吨,并首创了全球领先的“云锡顶吹一步炼铅法”工艺技术。产品以精锡、焊锡及锡材、锡化工系列为主,同时生产铜、铅、锌、镍、铟、银、铋、金、铂、贵金属高纯材料、信息功能材料、催化功能材料及有色化工产品等共25个系列1474多个品种。有41种产品和设备出口56个国家和地区。主导产品“云锡牌”精锡是“中国名牌产品”、国家质量免检产品,在伦敦金属交易所注册了“YT”交易席位,是国际知名品牌;“云锡YT”和“贵研SPM及图”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锡铅焊料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唯一获国家质量金奖。
工作回顾
06年以来的6年,是云锡在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帮助下,积极按照“主业超强、相关多元、多业支撑、科学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拓创新,奋勇拼搏,全力推动云锡跨越式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铸就百年云锡新辉煌的6年;是云锡人经受住国际金融危机严峻挑战与考验,坚定信心,战胜困难,沿着跨越式发展道路不断前进的6年;是百里云锡矿山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生产力发展水平显著提高,资源控制力、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的6年。
一、实施资源战略,资源保障能力大幅提升。与个旧市委、市政府携手合作,不断推进个旧资源整合。通过采取个旧市属国有矿山企业划转云锡集团管理,整合民营矿山企业,加大力度取缔非法开采等措施办法,完成了对个旧矿区资源的大整合,创造了具有地区特色的“个旧模式”;推进红河州内资源整合工作,对红河州境内的锡、铜、铅、锌、钨等矿产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和综合利用。成立了云锡资源开发公司,红河、元阳、建水资源开发公司及云锡建水官厅矿业公司。与红河州、元阳、绿春、金平、建水、玉溪、元江等县市签订了矿产资源整合开发合作协议;与云南省有色地质局签订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战略合作协议》;与有色308队签订了《金平老集寨合作勘查和矿权变更协议》;与湖南郴州、内蒙赤峰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完成对云南鑫精矿业公司的收购。完成华联锌铟公司的股权收购,加大了对文山资源控制力度。推进红河州金平地区镍矿资源的拓展和控制。组织人员对贵州、河南、新疆、内蒙古等省区的资源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论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在澳大利亚成立了澳大利亚YTC资源有限公司等一个上市公司和其他两个公司,构建了澳大利亚矿产资源投资开发平台,成功收购了澳大利亚雷尼森锡矿项目,探索出了一条低成本扩张、注重实效的资源拓展道路。成立了云锡香港资源公司,构建国际矿业贸易平台。积极对东南亚、中亚、南美洲、北美洲多个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论证,储备了一批资源项目,为新一轮战略实施奠定了基础。
云锡制定实施了矿山建设发展规划,对地质找矿和生产系统优化作出统一部署,大力推进个旧东部矿区区域性矿山建设,实施了个旧矿区1360、1600、1800三大勘查、开拓、运输多功能平台的建设。通过加大投入、落实措施,近几年来个旧矿区地质找矿工作连年取得好成绩,每年探获的锡铜铅等资源储量都在20万吨以上,实现了新增储量大于当期消耗储量的目标。新增锡铜铅等有色金属资源储量,大大提升了个旧矿区资源的保障水平;与此同时,矿山生产持续接替基地建设快速推进,整个集团的采选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平均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
二、在快速推进实施资源战略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探索企业从资源型向高科技深加工型转变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实现企业持续快速发展。一是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改造传统生产工艺技术,加强收残找盲和回收低品位矿石,加强残渣矿、尾砂矿、低品位矿、锡残渣的回收利用,提高采矿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冶炼回收率等生产技术经济指标,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水平,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为云锡集团实现资源合理开发和循环经济奠定良好基础。二是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相结合,集中力量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优化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深度,提高矿产资源对企业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路子。在昆明经开区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锡材加工中心、在个旧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锡化工加工中心,云锡近40%的锡转化为深加工产品,云锡成为了世界上锡产业链最长、最完整的企业,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云锡集团通过资源战略的快速推进和依靠锡业科技的进步,不仅形成了“一体两冀、四面幅射”的开放型资源战略格局,为云锡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锡生产加工企业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和支撑,进一步增强了云南锡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且促进了云锡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了发展质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综合经济实力、市场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得以增强。锡金属产量从2005年至今连续多年排名全球第一;销售收入从2000年的16.6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200多亿元;总资产规模从2006年的100多亿元增长到现在的370亿元,整个集团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云锡特色的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推进了《云锡“十二五”科技规划》的编制工作。科技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加快生产技术攻关工作,科技创新带动能力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高松矿田接触带、西部凹陷带等区块找矿研究”取得新突破,“卡房多金属综合利用采选关键技术与产业化研究”、“选冶结合技术攻关”成果投入试生产应用,“高锑粗锡电解工艺研究”、“直流电炉挥发处理砷灰工艺研究”成果转入正常生产应用,“系列丁基锡产品开发及硫醇甲基锡提质提级研究”取得明显成效,“锡酸钠新工艺产业化技术研究”获得成功。云锡“矽卡岩型极低品位难选多金属共伴生矿高效综合回收新技术项目”荣获国务院“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缓倾斜含水层状松软矿体深孔连续采矿综合技术研究”荣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国家创新型企业”称号,云南省第一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
四、循环经济成效显著。制定了《云锡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发展规划》,全面部署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工作。推进了以云锡为依托的国家级多金属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工作。加强采矿方法研究,积极采用高效、安全、低成本的采矿方法,有效减少采矿过程中的物资消耗,有效提高了回采率和回采速度,回采率达到85%以上。大力改造和提升矿山生产工艺技术,加强残渣矿、尾砂矿、低品位矿的回收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大力推广应用“井下废石充填工艺”先进技术,降低采矿引发的地质灾害,保护了生态环境,积极利用坑外排出废石,提升了资源利用率。积极开展井下水患治理和井下水资源利用联合攻关工作,使宝贵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有针对性地加大选矿新工艺、新设备、新药剂、新材料的研制、技术改造和引进推广使用,提升了选矿回收率。注重尾矿及有价金属的综合回收利用,提升了资源利用率。积极对停用的尾矿库进行复垦或绿化,避免了尾矿资源的流失和沙尘污染。不断对澳斯麦特锡冶炼工艺进行技术改造,提升了锡冶炼回收率,废气、废水、废渣得到充分利用,降低了能源消耗和“三废”排放。加强了对砷、镍等重金属污染物的技术攻关和综合利用,有效防治重金属污染事故的发生。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大力发展锡材、锡化工等精深加工产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积极推进清洁生产。着力推进一批循环经济项目,锡尾矿、矿井水综合开发利用,新型墙材项目等一批循环经济项目取得了显著效果。2011年云锡被国家列为云南个旧多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生产工艺流程,根本改变部分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存在能耗高、效率低、安全隐患大的不利工作局面,大幅降低能源消耗,有效提升生产效率。淘汰云锡股份公司原2万吨/年铅生产流程,新建10万吨/年铅技改扩建工程。关闭采选分公司个旧选厂生产工艺流程,推进老厂3000吨/日生产流程建设。推进大屯选氧化矿、硫化矿系统,卡房铜选厂等项目的技改升级工作。
五、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依托科技进步,积极引进和利用先进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推进10万吨/年铅冶炼系统、10万吨/年铜冶炼系统、老厂3000吨/日选厂、卡房 3000吨/日选厂等重大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建设,不断提升节能降耗工作效率和水平。积极应用节能高效的新设备、新技术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坚持不懈地开展“创建无泄漏工厂”活动,通过治漏、堵漏,加强设备现场管理,节电、节水、节气、节油成效显著。加强电力需求管理,合理调整生产组织方式,采取错峰、避峰、移峰填谷等措施,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建立健全能源管理机构和制度,形成节能管理网络,规范管理,使云锡节能工作深入、持久、扎实地开展。坚持和完善以能耗定额考核为主的能源科学管理,每年对采、选、冶50多个能耗定额考核指标进行调整和完善,强化能源消耗考核,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云锡“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强化管理、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创建节约型企业”的经验在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上得到广泛宣传。2009年,云锡变频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被评为 “云南省职工百佳节能减排创新成果奖”。 2009年、2010年荣获“云南省节能优秀奖”, 2009年云锡荣获“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称号。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