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有色:高效利用资源 贡献社会进步

2012年07月05日 17:30 530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先进单位

  三、部分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简介
  (一)沙溪铜矿贫矿采选建设项目
  沙溪铜矿矿床类型为斑岩铜矿类型,资源丰富,沙溪铜矿含铜泉山矿段和凤台山矿段,现已探明工业品级类铜矿石量8094.65万t,金属量475873.78t,平均品位0.59%,低品级铜矿石量8219.87万t,金属量206287.78t,平均品位0.25%。在其周深部,现有资料显示还有不少于100万t铜金属量的找矿潜力。
  沙溪铜矿资源储量大,但其低品位矿石量超过工业品位矿石量,低品位金属量也将近是工业品位金属量的50%。沙溪铜矿贫矿开采项目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在运用先进技术的同时在开采工业品级矿石的同时,最大限度利用低品位矿,促进深边部铜矿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目前项目正在建设,项目估算总投资为:203554万元,预计可盘活低品位矿石量2465.96万t,每年新增铜金属产量1.5万吨。
  (二)、冬瓜山铜矿共伴生资源回收项目
  铜陵有色冬瓜山铜矿矿产资源得天独厚,现已经探明地质总储量为10218万t,铜金属储量104.68万吨,占安徽省已探明铜矿石资源储量的40%,冬瓜山铜矿建设规模为1.3万吨/日采选生产能力,矿山服务年限为28年,其地下开采深度居亚洲有色金属矿山第一位。冬瓜山铜矿年产铜精矿含铜35000多吨,副产硫精砂100多万吨,铁精矿15万吨以上。
  冬瓜山铜矿由于该矿矿石性质,磁黄铁矿与磁铁矿之间难以有效分离,大量的铜硫铁资源不能有效回收,且对环境还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依据黄铁矿、磁黄铁矿、磁铁矿三种矿物可浮选性和可磁选性的差异,打破传统硫精矿和铁精矿标准规范的概念,采用先磁后浮工艺流程,提高对磁黄铁矿与硫精矿综合利用水平,充分利用以前较少利用的磁黄铁矿和提高硫酸烧渣的利用价值。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焙烧和余热发电技术,使焙烧反应比较彻底,烧渣残硫低,烧渣及烟尘能够充分回收利用,形成年产80万吨硫酸的生产规模,同时余热用于发电和供热,硫酸烧渣用于制球团。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环境、资源和社会效益。
  通过工艺技改,使铁回收率由改造前生产平均指标8~10%提高至25%,选硫回收率由改造前生产平均指标20%提高至70%;年生产高硫铁精矿和高硫精矿100万吨;建成年产80万吨硫酸系统,余热发电和供热;建成年产氧化球团矿120万吨系统。其主要技术指标为:铁回收率85%,铜回收率70%,金回收率75%,银回收率78%。
  (三)、铜陵有色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受计划经济粗放式发展模式的影响,铜陵有色矿山尾矿库还堆存着大量当年生产产生的废渣(尾矿),总共堆存尾矿2230万m3。其中部分尾砂中大量有用元素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而且存在大量的井下采空区和地表塌陷区造成的安全隐患。
  为充分利用资源,消除安全隐患,铜陵有色对尾矿中含有有价元素的尾矿进行水力采砂,采出的尾砂经再选后最大限度地回收其中有价元素,再选后的尾砂用于充填井下采空区,以治理井下空区和露天采坑安全隐患;采砂结束后,推平基础坝,拆除溢流井,并修建库区的排水系统和进行库区复垦,基本恢复原始地形地貌。
  (四)、铜陵有色铜冶炼炉渣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铜陵有色在铜陵地区有2个全资或控股的铜冶炼企业: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昌冶炼厂(以下简称金昌)、中外合资金隆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隆)。金昌和金隆在生产阴极铜的过程中每年约产生铜冶炼渣97.55万t(金昌38.44万t/年,金隆59.11万t/年),熔炼渣含铜0.82%,含铜量约8000t/年,数量可观。为回收利用其中的有价矿产元素,通过采用“渣包缓冷”及“细磨”工艺制度提高选矿铜的回收率,渣选铜后的尾矿供下游企业作为建材原料利用。
  预计项目完成能够形成生产含铜20%的铜精矿约2.8万吨/年,铜金属量约0.56万吨/年的规模;废渣可作为水泥添加剂和钢铁工业的辅材使用,不仅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率,而且消除了固体废渣,环境、资源、经济效益显著。

  四、经验、体会和建议
  1、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作可以大有可为。矿产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现有资源逐步消耗,新发现资源难度越来越大,但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产品的依赖却逐渐增加,这既对矿产资源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因其形成的较好资源开发环境能够促进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使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展现出了生机,形成新的资源开发亮点,因此实施资源开发综合利用也可以大有作为,可以实现资源、环境、社会等多重效益。
  2、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作难度依然较大。综合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种类多、赋存状态复杂、开发环境千差万别;例如矽卡岩型矿床作为沿江地区的典型矿床类型,以矿体形态复杂、品位偏低且不均匀较多,伴生组分丰富等为典型特征,导致矿体普遍回采率较低、组分分选困难,综合利用难度较大,目前虽然技术发展迅速,但仍然未能较好地解决资源开发综合利用难题。加之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投资巨大但回收期较长,致使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作难度依然较大。
  3、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作前景广阔。随着资源紧张局面逐步显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作正在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通过近年来国家实施“以奖代补”、“示范工程”、“示范基地”等国家资源补偿费项目,企业也越来越认识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在项目前期财政专项资金的扶持下,资源开发综合利用工作的经济评价指标越来越好,相关正在逐步展开,相关工程相继上马,展现出积极发展壮大的广阔前景。
  4、建议:(1)、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利国利民,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应高度重视;(2)、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投资额较大,投资回收周期较长,建议政府部门继续推出优惠政策,支持资源综合利用工作良性发展;(3)、建议继续实施“以奖代补”、“示范工程”、“示范基地”等国家补偿费项目,扶持企业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继续推进。

[1] [2]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