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不优 我国钨加工需走向高端

2013年06月13日 16:43 833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作者:

  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钨是宝贵的战略资源,也是我国优势资源。据统计数据表明,上世纪80年代我国钨资源(以WO3计)储量为260万吨,占全球钨储量的70%。但经过多年的粗放式开采,现已下降至30%。目前,我国钨精矿年产量超过10万吨,占全球市场的80%,已成为世界硬质合金的原料基地。
  虽然我国钨储量和产量均占全球第一,但我国的硬质合金技术发展以跟踪模仿和引进为主,没有形成硬质合金产业优势。钨工业低端原料大量出口,工业产品以中低端刀具、钻头、耐磨件为主,高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以2010年中国钨产品的进出口为例,进口钨制品年综合平均价格为72760.48美元/吨金属,而我国出口钨制品年综合平均价格为32337美元/吨金属,前者是后者的2.25倍。据悉,2007年我国硬质合金行业产量为1.6万吨,占世界硬质合金总产量的40%以上,但硬质合金的总产值仅为约100亿元,而在同年的瑞典山特维克集团与美国肯纳的总产值分别为863.38亿瑞典克朗与23.8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15.9亿元与167.1亿元。
  尤其是瑞典山特维克集团并没有钨矿资源,但凭借在世界切削刀具、特种合金等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年销售收入接近900亿元,其中仅材料技术的销售收入就达200亿元,净利润近80亿元。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