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黄金昨现“秒杀”5分钟内跳涨7.5%

2013年07月17日 9:48 273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贵金属

bb9777-001

资料图片

  昨日10:30,上海黄金交易所现货黄金交易出现异常跳涨事件,AU9999(俗称“九九金”现货)产品当时由原来的258元/克附近位置迅速被拉涨至了277.5元/克位置,5分钟内的涨幅超过了7.5%。
  记者从上海金交所广州会员单位的系统数据看到:跳涨时间段,AU9999产品最高在277.5元每克成交了1.6千克的黄金;而在275元每克附近的位置则成交了1084千克黄金;其余在267元每克附近位置成交了1000千克黄金。以上三次交易的买家,比正常的258元每克位置买贵了9~19.5元每克,加上手续费,总计损失在300万~400万元之内。对此“乌龙”事件,市场传闻有两类:一是系统软件错误所致,二是国泰黄金ETF暴力建仓所致。对此,记者致电了上海黄金交易所新闻发言人顾文硕,其电话一致处在无人接听的状态。
  系统故障?
  大客户有意高单挂卖?

  而记者走访的上海黄金交易所诸多广州会员单位大多表示:这次可能不是交易所系统造成的错误,因为258与277.5两个数字在编码上并无类似之处,且“20”元不到的涨幅也不像软件错误所导致。市场上还有一种解释认为:某位大客户有意高单挂卖(多认为是拥有较多现货的矿山企业),被不小心填错了买价的买家邂逅;上海黄金交易所有卖有买,于是瞬间拉升了盘面价格。而由于本次“出错”是现货九九金出现的意外,而非具有放大功能的黄金、白银T+D产品,广州投资者普遍反映:并没有出现大额损失。截至记者截稿时,市场上亦未有投资者投诉。
  不过,与历次“系统错误”、“报价爆仓”事件类同,众多会员单位依然对于上海黄金交易所的服务存在诸多抱怨:历史上,该交易所曾出现过数起跳涨、跳跌事件,“秒杀”了无数的投资者,而交易所一直都没有采取合理的风险预警、价格预警机制,保护投资者权益方面的工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ETF否认建仓
  金市未现强力冲击

  对于ETF建仓的市场传闻,目前发行了黄金ETF的基金公司都大力否认。黄金市场里,ETF是今年二季度才出现的新投资产品。从6月24日开始,华安黄金易、国泰黄金ETF开始公开认购,认购为期19天。7月12日两家基金认购结束,不过两家基金公司都未对外披露黄金ETF产品的首发规模,没有发出“成立公告”。按照正常逻辑,发公告之后才会建仓,理论上不存在“大力建仓”一说。记者了解到:华安黄金易募集资金约12亿元,而国泰黄金ETF约5亿元,建仓初期不可能一拥而上,对于日成交金额高达几十亿元的上海黄金交易所交易品种来说,预计也不会构成强力冲击。
  金价后市仍面临压力
  支撑位:1200美元/盎司,
  阻力位:1300美元/盎司,
  买入位:1178美元/盎司附近
  受美元回落的支持,国际金价上周出现反弹,其间最高一度接近1300美元/盎司。进入本周后由于缺乏风险事件的进一步推动,金价维持震荡整理走势,至周二午盘时报于1280美元/盎司附近。上海金价周二收盘则报259.10元/克。
  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预期仍然是近期市场走势的主导因素。包括伯南克在内的多个美联储官员先后表态支持长期实行量化宽松政策,这与此前利率决议后的讲话出现背离,市场对美联储未来政策前景的预期再次陷入迷茫,美元指数急剧回落令金价重拾涨势。
  本周随后基本面消息仍然清淡,市场将主要关注周三、周四晚间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就货币政策发表的证词陈述,预计将给市场带来一定的波动。如果其支持量化宽松政策的态度继续强硬,金价有望进一步走高,相反金价则可能重新回落寻找新的支撑。不管结果如何,金价短期走势有望得到指引。
  机构方面,全球最大的黄金上市交易基金(ETF)SPDR Gold Trust表示,截至7月15日的黄金持仓量维持于939.07吨。其减仓举动近期有所放缓。
  技术上,金价近期走势主要维持于1280美元/盎司附近整理,短线走势不甚明朗,需要基本面消息的进一步指引。不过整体走势仍然偏空,上方主要压力位于1300美元/盎司附近。MACD指标维持看多,KDJ指标则出现高位拐头迹象,预示金价短线存在回落的风险。
  操作上,金价短线存在支撑,但后市仍面临一定的压力,投资者需要防范好风险,控制好仓位。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