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银价继续寻底
2013年07月17日 14:15 282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贵金属 作者: 王鸿雁
对于白银等贵金属而言,2013年上半年注定是载入史册的半年。在欧债危机暂缓以及各国央行大规模动用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下,贵金属价格却出现了近年来罕见的大跌,其中白银价格上半年的跌幅接近40%,更有单日高达13.92%的暴跌。结合当前的市场状况来看,笔者认为,白银下半年将继续下探寻底,但再现上半年近40%的跌幅概率不大。
成也QE 败也QE
自从2011年4月创下历史新高49.5美元/盎司后,银价便难有持续性的上涨趋势。近几年仅有的几个月上涨正与美联储推出量化宽松(QE)的时间相吻合。因此,美联储QE政策成为近几年推动白银价格上涨的关键性因素。然而,从2012年10月起,银价开始见顶回落,此时距离美联储推出QE3还不到3个月时间,QE已经无力推动银价上涨。另一方面,由于担忧过度的货币宽松带来的通胀高企等负面作用,美联储推出QE的同时也制定了退出QE的标准和程序。今年6月的美联储议息会议上,伯南克明确表示如果美国经济增长、通胀与就业等指标达到既定目标,那么美联储很可能在今年稍晚些时候缩减QE规模,并于2014年年中结束QE。这传递出一个十分明显的信号,那就是QE退出只是个时间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预期,笔者才会继续看空银价。美国非农就业报告与通胀数据将决定美联储是否在9月就开始缩减QE,这些都是下半年投资者需要重点关注的风险事件。
投资魅力锐减
白银同黄金一样,同为对冲货币贬值的投资品种。从世界白银协会公布的数据来看,金融危机后白银的投资需求增长迅速,这也成为白银延续牛市的根源之一。那么,在各国竞相宽松的背景下,白银为何还会如此暴跌呢?笔者认为,白银投资魅力锐减是主要原因。资本的追求永远是低风险,高收益,这是一切资本逐利的本质。银价大跌之前,也正是欧美陷入债务危机的时候,以黄金白银为代表的资产具有低风险与高收益的特性,因此在资金的炒作下价格持续上涨。而随着今年以来欧债危机逐渐企稳,美国经济的逐步复苏,再加上日本“安倍经济学”带来的巨大套利机会,上述国家的股市、债市相对黄金白银而言更具有吸引性,因此资金相继撤离黄金白银市场而进入上述国家的股市、债市,导致上半年金银的大跌与美日等国的股市大涨。从市场历史的投机情绪来看,每一个品种由投资需求走向投机需求需要经历积累、上涨、爆发这样的三个阶段,而正式走熊往往是第一段迅速回落,并且是迅速将“爆发”阶段的涨幅给抹掉,然后第二、第三阶段继续绵绵下跌,直到无人问津、无人敢抄底。黄金、白银同样如此,因此目前言底还为之尚早。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银价正在经历后QE时代,由于美国经济渐入佳境,欧洲经济亦开始逐步企稳,日元、日经指数仍然有套息机会。白银等贵金属的“避险需求”与“价值洼地”已基本不复存在,因此,未来趋势仍旧看空。值得注意的是,与黄金相比,白银的工业属性较强,未来随着各国工业需求的复苏,对白银的工业需求将大于黄金,这也是笔者认为下半年白银难现上半年近40%跌幅的主要理由。操作上,建议23美元/盎司上方所建的空单继续保留,继续逢高沽空,空仓者结合市场消息面适时入场,白银中期下跌目标位18美元/盎司,长期下跌目标位15美元/盎司。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