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矿产资源勘察报告 治理受伤的高原
2013年10月10日 14:22 8606次浏览 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 分类: 重点新闻
绿色勘查之树常青
2012 年8 月9 日清晨,青海省红十字医院。藏胞卓玛和她的家属含着热泪,依次握着辛晓雷、谢文斌、焦革军的手,嘴里不断重复着一句话:“共产党教育出来的地质队员就是好!”
那天早上6 点,青海省有色矿勘院副院长辛晓雷被手机从梦中叫醒。玉树治多县多彩整装勘查项目负责人郑宗学告诉他,多彩乡拉日村牧民卓玛因病到西宁就医,因人生地疏,举目无亲,再加上语言不通,无法交流沟通,人到了西宁却不知道怎么办。万般无奈之下,卓玛想到了正在她们乡做地质勘查工作的项目组,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打通了郑宗学的电话。
得知这一情况后,辛晓雷立即叫醒谢文斌等分头行动,自己直奔医院说明患者情况,联系主治大夫,安排病床,郑宗学、谢文斌、焦革军负责将患病牧民接到医院。
但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卓玛带的钱根本无法支付手术所需的医疗费用。这时,有色矿勘院又伸出了援助之手:从工会经费中借款2 万元先帮她垫付治疗费,临走时还给她留下了2000 元的慰问金。
于是,我们看到了开头动人的一幕。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与卓玛有类似经历的,还有同乡的才仁巴久、尕玛塔义等8 位牧民。据统计,从2011 年项目开始实施到今年9 月,有色矿勘院已为多彩牧民在西宁治病提供救助慰问金6 万余元。
人们常说,危急时刻显真情。记者在青海采访中发现,地勘单位对藏胞群众的这种真情始终贯穿在项目的全过程。有色矿勘院多彩整装勘查区施工期间,项目组把群众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让藏胞在细微处体会到党的温暖:看到藏胞进出不方便,就利用项目重型施工装备进场的机会,无偿为牧民转场、修路、搬家近400 余公里;看到藏胞缺乏御寒衣物,院里就组织人员购买棉衣、毛毯等御寒物品,逐户分发到牧民手中;看到乡间道路桥梁因山洪暴发被冲毁,就挤出近20 万元组织施工队伍重新修筑桥梁……
如果说,生态青海的建设离不开青海矿产勘查人的环保情结,那么,这份情结里更不可或缺的则是一份人文情怀。而且,这种人文情怀,一定会让生态青海的绿色勘查之树常青。
[1] [2]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