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金:物换星移三十载 腾飞跨越新十年

2013年12月30日 10:20 1002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贵金属   作者:


  上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日趋恶化,外汇缺乏一时无计。国家开始将黄金工业列入国民经济计划。在周总理的倡导下,1964年,中国黄金矿产公司成立。“文革”爆发后,这个“复辟资本主义的产物”于1969年被撤销。整个黄金行业管理体系被摧垮。
  上世纪70年代,国际上金价持续上涨,一两黄金可以购买一吨钢材。黄金硬通货的功能显现出来,其政治和经济地位陡然上升。
  事实上,标准的黄金,一直就是全球总货币,不需要任何政府的背书就可以自然流通。但当时的中国领导层用10多年的时间才意识到这一点。开采黄金成了头等大事。于是,就有了周恩来病床前的谆谆嘱托。战争年代曾搞过黄金生产的王震临危受命,实施了一整套扶植政策,原本萧条的黄金生产迅速恢复。
  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邓小平又把振兴黄金工业的重任交给了王震。然而,西方人眼中“贫金”的中国,金子到底在哪里?
  “让部队去找金子!”王震向中央大胆建言,“在人民军队的历史上,还没有完不成的任务。”这个提议,成就了世界军事史上一支绝无仅有的寻宝部队。1979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黄金指挥部诞生。1985年进入武警部队序列,改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部队。

  变轨与飞跃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多数行业开始取消指令性计划,各工业部门纷纷向市场经济转轨。但黄金生产指令计划一直保持到上世纪90年代,滞后长达10年。堪称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
  此时的企业历经多年市场化改革, 已是有独立经济利益要求的商品生产者。黄金统购统配管理体制不断遭到冲击。最大的一次是1993年的黄金私卖潮。
  是年,国务院63号函下发,确认了黄金市场化改革方向。过去由国家定价的方式,改为随着国际市场金价浮动, 按低于国际金价10%的价格收购矿产黄金。此令一出,黄金私卖潮迅即退却。
  其时,国内资本市场刚刚萌芽,黄金工业市场运营模式仍属混沌蒙昧时期。长期被严格管制的中国黄金工业, 在尚未适应改革前行的节奏时,“推船下海”,步入市场经济时代。坚冰破, 壁垒开。这一变革的划时代意义善莫大焉,理所当然地列入共和国黄金史册。十年后,黄金发展政策再度转型变轨。
  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成立,如今是全球黄金现货交易规模最大的黄金交易所。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业务、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业务共同发展的黄金市场格局,与黄金产业协同发展。此后,黄金矿业企业的思想观念、商业模式、发展战略,历经多年适应、调整后,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2007年,中国取代连续百年雄居世界第一的南非,从一个被抛在后面的追随者,成为新的黄金生产领军者。
  时下,金融危机阴霾尚在。中国手握万余亿美元外汇和千余吨黄金储备, 独傲全球。这份稳健从容,自是中国黄金行业迅猛发展的最好诠释。

  黄金工业新版图

  哥伦布的一段轶闻,就与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有关。哥伦布生于意大利,这里是中世纪西欧第一枚金币的铸造地。他最早读的游记书是《马可?波罗游记》。后来航行去寻找书中“遍地黄金的中国”,误打误撞发现了美洲大陆。
  中国幅员辽阔,黄金遍布全国20多个省区,总体较为分散。因产量少,曾被认定为“贫金”。但鲁豫黑闽等地, 很早就是黄金主要产区。冀辽吉闽川陕等地也分布着诸多重点产金带。
  鲁地自古多金,先秦时期泰山即已产金,现为中国产金第一省。所辖招远,因古语“招怀携远”得名,因盛产黄金闻名。河南灵宝,素有“中国金城”之誉,小秦岭地区亦是著名黄金产地。黑龙江则是“三千里江山,金镶边”,砂金久负盛名。挟地利之便, 一些大型黄金企业生于斯,兴于斯,逐渐闻名海内外。
  上世纪70年代,王震主抓黄金生产,两次到山东调研。山东各地掀起黄金生产热潮。或受此鼓舞,如今两家位列五甲的著名黄金企业,均建于彼时。
  1974年,招远县成立黄金矿山局。这是山东招远黄金集团的前身。1975 年,山东省黄金公司也紧锣密鼓地宣布成立。
  1979年,中国黄金总公司成立,其后,与冶金部黄金管理局、基建工程兵黄金指挥部实行“一套人马、三块牌子”。这是如今黄金行业唯一的央企——中国黄金集团公司的前身。
  福建省并非传统的产金大省。紫金山铜金矿的发现,令其一跃成为黄金基地。1986年,地处闽西革命老区上杭县的国有独资企业上杭县矿产公司成立。此为紫金矿业集团的前身。
  上世纪90年代后,黄金计划体制被打破。各地大量矿山小厂兴起。国土破坏、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浪费等现象严重。整个黄金行业格局小、散、乱,“只见星星,不见月亮”。
  黄金行业适时推进规模经营, 提出了组建大公司、大集团的发展战略,由此驶出了一艘艘企业“航母”。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mqk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