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机遇 突出重围 “中国制造”的春天来了?

2014年09月04日 16:21 989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觊觎已久的中国市场
  如今,全球页岩气开发的中心正在迅速从北美向中国转移,中国将成为国内外油气装备同台竞技的最大舞台。
  为何国内页岩气市场长期打不开?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王敏认为,我国能源行业的行政垄断和自然垄断导致有些国内垄断企业的效率低下。
  那么,高端装备非自主化在垄断形成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国外技术的封锁导致我国页岩气开采技术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我国能源装备制造呈现出低端过剩、高端依赖进口的尴尬局面。美国一般只向中国出售二手的或已经淘汰的钻机,国外公司的高端装备对中国更是只租不卖。为按时完成国家非常规油气规划的要求,国内企业不得不硬抗着每天高达十万元至百万元的天价租金压力。这种不计成本的投入,一般的中小民企根本承受不了。
  页岩气开发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回报期长的特点,加之我国原有的技术产品几乎都集中在“三桶油”,因此,没有上下游管道的中小企业自然在竞争中自动退出。
  近年来,很多国内能源装备制造商跑到国外谋发展,是因为国内的环境不好吗?归根结底还是一个问题,用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朱凯的话说,就是中国发展页岩气到底是一个政治目标,还是一个经济目标?
  “目前来看,国有页岩气产业已经把开发当做政治任务了。”朱凯坦言,究竟是按照页岩气产业规律按部就班的发展,还是通过政府的努力调整一些市场机制、产业发展规划来实现优势产业的发展,两者谁更有利,业界至今没有定论。
  虽然充满变数,但朱凯对我国页岩气开发利用的未来充满信心:“目前最需要的是针对中国地质条件的技术路线和装备,必须要有我们自己的特点。这方面我觉得中国的企业做得还是不错的,目前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他的信心并非凭空而来。

 

[1] [2][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