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机遇 突出重围 “中国制造”的春天来了?
2014年09月04日 16:21 9897次浏览 来源: 中国矿业报 分类: 相关新闻
涪陵一出天下白
涪陵这个以榨菜闻名全国的重庆城区,最近因中石化高调宣布其在该地的页岩气田提前进入商业开发阶段,并计划在2017年把涪陵建成国内首个年产能100亿立方米的页岩气井(相当于一个1000万吨级大型油田),而在能源领域火了。
继美国能源信息署(EIA)近日将页岩油重地加利福尼亚蒙特利的可采储量预测值猛砍96%之后,8月初,我国国家能源局将2020年页岩气全国产量下调至300亿立方米,仅为《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的一半。这些举动令市场对页岩油气的反应一度冷淡,但涪陵的成功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页岩气开发的关键技术装备难点主要体现在钻井的水平井开采和压裂技术方面。”据8月6日第三次重庆涪陵页岩气开发利用工作推进会上传来的消息,中石化目前在涪陵共开钻114口井,日产气量333万立方米、日销售量320万立方米,累计产气量已达6.77亿立方米、销售量6.5亿立方米,目前已建成年产能14.17亿立方米的气井组,今年将实现25亿立方米产能的既定目标。这意味着中石化目前在涪陵投产的页岩气井全部获得成功,我国已经掌握了这方面的技术。
“今后开发页岩气,经济性也是要重点考虑的一个方面。”中国石油石化设备工业协会首席顾问赵志明算了一笔账:起初,我们打一口井的成本要1亿多元,后来降到1亿元,再后来降到8000万元,现在可能在6000万元到8000万元之间,但这仍远高于美国平均200万元到3000万元人民币的开采成本。虽然存在两国地质环境不同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我国高端装备技术受制于人,缺乏适应本土气藏特点的装备,也直接导致我国非常规油气开发成本居高不下。
在“2014中国能源峰会”上,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提到,下一步,我国开发页岩气能不能成功,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取决于装备水平。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