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机遇 突出重围 “中国制造”的春天来了?
2014年09月04日 16:21 9899次浏览 来源: 中国矿业报 分类: 相关新闻
好成绩盼政策助推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开局能否取得良好效果,政策扶持的作用不言而喻。”赵志明认为,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成功不能只归功于高度开放的市场、优越的自然条件,政策的助力也是功不可没的。
“总体来说难度比较大”是业界对我国页岩气开发利用的一个共识。首先,我国的页岩气井深普遍要比美国深,美国大概为1000多米,我国的很多井在三四千米;二是压裂作业需要大量的水,但我国页岩气富集的地方大多缺水;三是美国的页岩气井多集中在平原,我国则多是在山区,美国打一口井有时能使用60台压裂车,而我们一般只能使用十几台;另外,我国对页岩气开发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赵志明说,即使对“三桶油”这样的大公司来讲,页岩气开发压力也很大。地质条件、开发工程条件和国情的不同,意味着需要大量适应中国特点的装备。因此,我国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模式和相关政策扶持,也应该与国外有所差异。
我国的相关政策规定,2012年~2015年,中央财政对页岩气开采企业给予每立方米0.4元的补贴。虽然很多人认为补贴标准制定的过低导致行业发展缓慢,但赵志明认为,页岩气勘探开发要想取得快速突破,关键还是要固本,也就是抓核心技术和装备。为此,他建议从税费的减免和设立科技专项两方面入手,支持引导企业自主创新。
“在实现规模开发以前,对页岩气开发新技术、新工艺研究的费用要参照煤层气税费给予财税优惠。对2020年以前企业在非常规天然气领域投入的勘探开发、关键设备、技术引进开发与创新的费用要给予免税。尽快设立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推动页岩气工程技术与配套设备的发展。同时,建立页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集中优势力量,加强协同攻关,对有利区页岩评价技术、钻水平井及分段压裂改造技术继续进行技术攻关。”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