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管理应更尊重科研“灵感”

2016年06月06日 9:31 836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新材料前沿

“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要让领衔科技专家有职有权,有更大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鸣。参会的上海交通大学丁文江院士说:“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时,全场响起6次长时间的热烈掌声,我们都是自发鼓掌。”
过去,我国科技管理的一大特点是“计划科研”。此次,中央领导首次提出要尊重科研“灵感”,让管理体制更符合科技创新的规律,让领衔科技专家拥有更大的“三权”。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不能把科研当作流水线管理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副所长骆大进表示,科学研究是拓展人类知识疆域的高端智力活动,拥有自己的规律和法则,只遵循自己的一套法则。科学史上许多经典故事都反映了这种独特性:阿基米德在澡盆里发现浮力定律,门捷列夫梦见元素周期表……习近平总书记将科学研究的特点概括为“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十分精到。这意味着,科研活动的组织管理首先要遵循科研规律和科技创新活动的特点。
丁文江说,他在大会上听到了一个调研结果:我国科研人员将三分之一工作时间用于填写各种报表。“这很不合理,说明我们在用行政方式管理科研,让科学家不得不把大量时间花在非专业工作上。”同样不合理的是,在制订课题预算时,科研人员要按规定填写未来几年内做多少次实验、出差多少次。这种制度是把科学研究当作流水线生产,忽视了其特有的规律。
丁文江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表明中央将通过体制创新促进科技创新,为广大科研人员“松绑”,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和自由探索科技前沿,有更多机会得到“灵感”的垂青。
建议探索“首席专家负责制”
对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让领衔科技专家有职有权,有更大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上海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迎春博士认为,这也体现了中央对科研规律的充分尊重。在具体操作层面,我国可以探索“首席专家负责制”,让课题组负责人、学科带头人等领衔科技专家拥有更大的自主权,不受到外界的过多干预,以提升团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管理部门也要设计好一套“首席专家负责制”考核制度,依靠科学合理的“后道把关”,监督、激励领衔科技专家管理好团队、取得创新性成果。
中央给予科技专家的“三权”,也对这一群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骆大进看来,我国科学共同体中要涌现出更多的战略科学家。这一类型的科学家有很强的前瞻性,能制定本专业的技术路线规划图,并拥有组织大团队、调动多方资源的管理才能。在我国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三跑”并存的当下,以两院院士为代表的科技领军人物应更看重原创性研究,不甘心跟跑、努力并跑、勇于领跑,引导构建我国科技界的良好生态环境。
延伸评论:
上海交大缪正清教授:对科硏人员少来一点考核,多来一点评价,就基本符合科学研究的规律了。因为考核必有条条框框,必是考规定动作,这样一来,鲜活的科学思想就被胎死腹中。评价只针对结果,不用在乎你的过程、实现的途径,而你盛开的花朵,是出其不意的,是无以伦比的,是无法仿制的,这种好才是真的好,艺术如此,科学如此,大凡创作的最高境界无不如此。这样,一切低劣之假大空无处遁形,也从此无人把精力浪费在追求官僚主义制订的指标上,真正把精力集中在创作上。
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少军:期盼这第二个“科学的春天”。

责任编辑:淮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