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锂离子电池隔膜行业面临的问题
2016年06月13日 9:5 3502次浏览 来源: 锂电网 分类: 锂
目前,国内中低端市场应用领域已经基本认可了国产隔膜产品,部分市场由进口产品替代为国产产品,同时,少量国产隔膜产品已经打入高端市场领域,进口产品随着国产隔膜质量和用量的提升,其价格有了大幅度的降低。
全国范围内现有40 余家企业投资锂电池隔膜生产线。但是,由于国内锂电隔膜产业兴起相对较晚,大多数企业对隔膜的生产工艺掌握不够透彻,致使许多隔膜生产企业没能如期进行正常投产,40 余家隔膜生产企业中真正能够实现产业化的生产线不过20 余条。虽然锂电池隔膜行业在国内处于新产业发展初期,国家大力发展绿色新能源的政策也为其提供了很好发展机遇,但必须清楚的是,国内前期投资的隔膜生产线项目今明年将全部建成投产,届时产能将达到 7~8 亿平方米,国外厂商的规模扩展也会增加约5~6 亿平方米的产能,中低端隔膜产品产能有可能远远超出市场需求量,潜在着过剩危机,对这一点要保持清醒的认识。
锂离子电池隔膜作为锂电池结构中四大关键材料之一,近些年来,随着锂电产业的兴起,国内对锂电隔膜的研究也逐步升温,但是真正上规模量产的企业却比较少,其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尚没有完全突破其上产技术,但它较高的毛利润却使得国内隔膜厂商对其研究的热情有增无减。国内企业都在尝试突破国外技术壁垒,开发锂电池隔膜,但难度较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 传统隔膜制备工艺的知识产权基本被美国、韩国、德国和日本等少数国家垄断,我国的研发和生产起步较晚,自主知识产权匮乏;
(2 ) 国内企业对生产隔膜用的上游原材料的研究不够深入,配方研究欠缺系统性,生产出的隔膜一致性、均匀性等比较差,合格率偏低,量产化难以实现;
(3 ) 隔膜的制造工艺对设备要求苛刻,设备运行和控制精度比较差会直接影响到生产出的产品的性能, 国产设备一般难以满足需求,但进口设备价格相对较高,因此隔膜的产业化收到一定的设备限制。
责任编辑:李峒峒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