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际油价触摸100美元以后

2008年01月04日 0:0 166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元旦假期后,境内外资本市场吸引人眼球的有两件事情:一是国际油价终于触摸100美元/桶;二是欧美股市全盘皆墨,唯A股市场风景独好。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或有什么差异?
  曾经,国际社会把以油价为代表的能源价格与原材料价格的高涨归罪于“中国需求”,以至于形成了中国向世界输出通胀的谬论。实质上,国际能源价格持续高涨的原罪在于美元的持续贬值。道理很简单,美元贬值会直接刺激以石油为代表的能源资产、以有色金属为代表的原材料资产、以黄金为代表的金融资产等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商品价格全面上涨;同时,会促使国际社会中的美元资本向经济增长稳健、货币坚挺的新兴经济体地区流动。前者已经使国际上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成本推动型的通胀形势,后者使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地区的资本流动性高度泛滥。显然,是美元在向全世界输出通胀和资产价格泡沫。因此,只要美元仍处于贬值的轨道上,经济增长独领风骚、公司利润增长异常绚目、流动性高度充裕三者相结合下的A股牛市背景还难以改变。
  现在,国际油价触摸100美元/桶使欧美股市感到了恐惧,原因在于他们的经济增长幅度与经济结构,以及公司经营无法转嫁通胀成本,无法像新兴经济体那样以更高的增长幅度去消融和转嫁通胀压力。在这方面中国已经具有了无以伦比的独到优势,一方面,尽管在国际社会中“中国制造”的利润很微薄,但“中国制造”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上商业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目前国际上还难以产生“中国制造”的替代者。这是尽管国际上屡次出现针对中国商品的贸易冲突,但我国出口规模仍是不断增大,出口商品不断升级的原因所在。以这个角度看,在当前通胀成为国际性问题后,“中国制造”具有了成本转嫁的主动权。这实际上也是国际能源与资源品价格一路高涨,我国经济和公司利润非但没有受到损害,并且还是保持持续增长的原因所在;另一方面,在欧美国家经济增长迟缓、通胀指标高居形势下,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已经成为这些国家居民乐于选择的佳品,因此,“中国制造”实际上已经成为这一轮国际性通胀形势下的受益者;再则,中国已经热启动的内需市场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所不能比拟的。
  当国际油价触摸100美元以后,我们看到,A股市场的中石油等油价受益股并未有异常的表现,领涨的多是其它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股票。在国际市场,金属品和农产品价格都出现了显著上涨,美元兑其它主要货币都出现了大幅贬值,使得国际商品与投资品价格变动的内在逻辑显得更加混乱,这些变化可能会对2008年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的走势产生重要影响。在国际性的通胀形势下,中国可以通过外向与内向相结合的经济增长,外生与内生并存的公司利润增长,资产性与劳动性兼存的居民收入增长形成良性互动关系。而欧美等其他国家就不行,一个次级债瓦解了美国的房地产经济和信贷体系,国际油价触摸100美元/桶已经使欧美国家的实体经济与资本经济感到了恐惧。因此,只要通胀处于可控状态,则A股市场“风景仍会这边独好”。(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CNM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