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0四年中国发布的汽车产业政策规定,到二0一0年中国汽车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今,这个目标已提前实现。
从二00一年始,中国的汽车产量由二百万辆迅速攀升到二00六年的七百二十万辆,年均增长速度高达二成四,这在全球汽车工业发展史上前所未有。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欣慰地对记者表示,今年以来,中国汽车工业已出现三个方面的好势头:一是全行业利税总额增幅高达百分之四十四,高出产量增幅二十个百分点;二是出口增加百分之四十四,高出进口增幅二十六个百分点;三是商用车产量增幅百分之二十六,高出乘用车增幅三个百分点,同时这也是近年来商用车增幅首次高于乘用车。他说,持续、高速增长使中国汽车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良好局面,故此,年产八百五十万辆的目标可在二00七年提前三年实现。
此间专家分析指出,从目前中国汽车产业总体的资本结构来看,国有企业、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及上市公司等几大资本主体共存的局面已经形成,大约分别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由于资本市场的开放,中国汽车工业出现了从未有过的资金高投入,“十一五”期间中国汽车工业的实际总投资有望达到四千亿元,相当于此前五个五年计划投资的总和。
张小虞认为,高投入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汽车工业水平的提高。目前全世界汽车工业最现代化的厂房、设备都已经出现在中国,实际上,外国许多老牌汽车公司的设施、装备还不如中国先进,中国已经拥有了世界汽车工业最先进的试车场、实验室及测控手段。同时,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主流。到去年底,中国生产的商用车中,自主品牌占八成;乘用车中,自主品牌占四成七;而在出口整车中,自主品牌占九成的份额。
尽管当前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态势良好,但张小虞仍提醒要居安思危,认真面对一些重要的问题:
首先是节能。预计二0一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肯定要超过六千五百万辆,从节能的总体要求来看,新车油耗标准降低百分之十五的目标必须达到,这样汽车产业才有可能实现科学、持续地发展。
其次是环保。“十一五”后期中国生产的汽车排放标准起码要达到相当于欧Ⅳ标准的要求,而现在却还在讨论落实国三标准的问题,这显然落后于形势。
再者是对汽车出口不能掉以轻心。虽然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出口保持了强劲的势头,但这不过是刚刚开始,今后的路还很长。
最后,要落实自主创新的目标。到二0一0年,中国生产的乘用车中,自主品牌产品要占到六成以上的份额,而目前只有四成多。
张小虞强调,要全面达到“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中国汽车产量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重点,以提高效益为根本去做好各项工作。面对迅猛发展的中国汽车产业,我们“宁可慢一点,但要好一点”,绝对不能低水平重复。(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