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发获突破

2019年01月10日 9:5 497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钛资讯   作者:

       我国在钙钛矿电池研发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韩礼元团队和苏州黎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使面积36平方厘米钙钛矿太阳能组件的能量转化效率突破了12%。
  这一成果刊登在日前出版的光伏领域权威杂志《太阳能电池效率记录表》上,并获得了国际权威认证机构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的认证。
  因具备生产成本低等诸多优势,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被视为最有希望取代传统石化能源的新能源电池之一。
  据介绍,韩礼元团队采用印刷方式取代实验室旋涂工艺,使得大面积均匀制模成为可能。在通过高精度集成模块设计提高电池有效面积的同时,结合材料配方的改进,保证了电池组生产效率的重复性和可靠性。
  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转换材料研究中心博士陈汉表示,上述研究攻克了大面积制备钙钛矿电池组的技术瓶颈,对推动其大规模产业化进程有着重要意义。
  超细粉末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马新胜表示,与传统薄膜电池相比,钙钛矿薄膜电池可摆脱对环境和高造价原材料的依赖,大大降低操作难度和设备成本。其产业化前景良好,有望打破目前硅太阳能电池的垄断格局。
  作为目前市场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新能源电池,硅太阳能电池占据了光伏组件约九成的市场份额。在生产成本大幅下降的同时,晶硅电池组效率提升也开始步入“瓶颈期”,进一步降本增效难度加大。
  在这一背景下,拥有生产成本低、生产原料和工艺简单、生产过程绿色环保等优点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开始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
  近年来,大量科技和产业资本相继进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带动其光电转换效率不断提高。不过,目前研发的钙钛矿电池面积多为1平方厘米及以下,大面积高效率组件面临的技术挑战,成为其走出实验室迈向规模化生产的主要障碍。

责任编辑:淮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