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粮”于技 让中铝“大粮仓”更坚实

2025年02月07日 11:28 101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科技创新   作者:

资源是铝工业的“粮食”和“血液”,是铝工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中铝郑州研究院以科技创新实践,深入贯彻落实中铝集团党组打造资源特强“新中铝”的战略部署,聚焦国内外铝土矿高效利用的难题,靶向攻关,精准施策,打响一场“增粮富粮”攻坚战和创新战,以技术创新,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让藏“粮”于技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换“道”求新

“吃”下别人“吃”不了的矿

对于国内不断“贫化”的铝土矿资源,传统的浮选工艺和技术存在成本高、流程复杂、矿石细磨解离能耗高、选尾矿中药剂残留、粒度细、含水率高导致堆存处置困难等一系列难题。中铝郑州研究院技术研发团队换“道”创新,另辟蹊径,突破了重选装备技术分选效率低的瓶颈,首创低品位铝土矿重选除杂成套技术及装备,成功解决了行业难题。通过技术创新,原矿铝硅比≤2.5的低品位铝土矿,经处理后铝精矿产率≥45%,铝硅比较原矿增长2.0以上,成本较浮选脱硅降低40%。这一技术为企业所拥有的5500余万吨低品位铝土矿的产业化、规模化利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和装备支撑,缓解了我国低品位铝土矿利用难的困境。那些曾经被视为“鸡肋”的低品位资源变废为宝,焕发出新的生机,有力保障了国内铝土矿资源的稳定供应。

向“深”突破

发掘高硫铝土矿资源

随着铝土矿资源找矿工作向深部发展,我国在山西省、河南省等地发现了资源量超过数亿吨的煤下高硫高碳铝土矿,这为铝工业提供了新的可利用资源,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中铝郑州研究院技术研发团队通过实施工艺和工业药剂“组合创新”,开发出高效捕收剂强化微细粒煤下铝土矿脱硫脱碳技术,将铝精矿硫含量控制在0.4%以内,碳含量降低20%以上,此项技术为煤下高硫高碳铝土矿的产业化、规模化利用提供了关键的技术原型,使得这些深埋地下的“宝贝”得以被挖掘利用,进一步充实了我国铝土矿资源的储备。在我国西南地区,高硫铝土矿储量达1亿多吨,由于没有高效处理的工艺技术,资源“沉睡多年”。资源“出题目”,技术“做文章”。郑州研究院针对沉积型铝土矿成功突破细粒级脱硫及硫精矿富集难题,开发出新型浮选脱硫工艺技术及专属药剂,实现铝精矿S≤0.4%,硫精矿硫含量≥40%,实现了铝矿物及硫矿物的综合回收和无废利用,为1亿多吨沉积型铝土矿产业化、规模化利用筑牢技术保障。

技“达”天下

破解海外铝土矿利用难题

海外铝土矿资源多,但海外铝土矿资源“洋性十足”,存在铝、硅、铁、碳矿物嵌布复杂,单体解离性能差、分选困难等问题,阻碍了铝土矿的高效利用。

每一种铝土矿都有其独特的技术处理的困难,中铝郑州研究院研发团队分类攻关,针对A区域低品位高铁铝土矿,开发了三水铝石型高铁铝土矿选铁提质技术,可实现铝精矿氧化铝含量提升5%以上、氧化铝回收率≥80%,大幅降低了运输成本,提升了资源的品质与经济价值;针对B区域铝土矿铝硅比低、矿石中有价矿物种类多、嵌布关系复杂的特性,创新性地开发了协同耦合高效匹配的“精准化分级—组态化选矿”综合利用新技术,实现了矿石中三水铝石、石英、钛铁矿、锆石等多种有价矿物的综合回收,让原本复杂难利用的铝土矿资源能够得到充分挖掘和高效经济利用;针对C区域高有机物铝土矿开发的有机物源头高效脱除技术,可使铝精矿中有机碳含量≤0.2%,大幅降低铝土矿中的有机物杂质含量,成功解决了因有机碳含量偏高,给氧化铝生产带来的溶出率与产品质量降低、溶出能耗与碱耗增加、设备腐蚀、赤泥沉降等一系列困难和不利影响。上述技术攻克了数十亿吨海外低品质铝土矿利用难题,可大幅提高我国铝土矿资源保障能力。

铸就科技创新的利剑,破解铝土矿高效利用难题,为全球铝土矿高效利用提供“中铝方案”,中铝郑州研究院科技创新团队一步不停歇,永远在路上。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