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铝业以创新驱动应对市场挑战
2025年02月17日 10:48 1507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铝 作者: 李杏利 张冬波
时值早春,乍暖还寒。在铝业市场,进口铝矿石价格依旧高企,氧化铝价格却一路下跌,跌破3700元/吨大关,直逼企业成本红线……市场瞬息万变使得中州铝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州铝业”)的生产经营面临极大挑战——低温生产线氧化铝已无边际利润,高温生产线也处于微利边缘。面对当前不利的发展形势,中州铝业深化流程再造、深挖降本潜力、优化生产工艺,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变革应对挑战。
精准研判,顺势求变。面对行业市场变化,中州铝业没有停滞不前,而是迅速开展研判,深入剖析行业趋势和自身生产经营现状,果断寻找破局之策。
“既然低温线难以盈利,那就从高温线入手,尝试澳矿与国产矿混合溶出,优化矿石利用结构,拓宽矿源渠道,降低用矿成本。”在攻关会上,中州铝业负责人一锤定音,果断提出创新思路。
这是一个大胆而有前瞻性的决策。在传统认知中,拜耳法生产线一直采用单一矿石作为原料,尚未有“土洋”结合的先例。国产矿与进口矿的物理、化学特性各异,溶出性能存在显著差异,如果盲目混合,不仅可能影响生产效率,还可能导致技术经济指标恶化。因此,这一变革意味着企业必须面对一系列挑战:生产组织模式如何调整?工艺参数如何匹配?能耗、矿耗、碱耗等核心指标如何控制?
系统部署,科学推进。决策既定,中州铝业各部门迅速展开行动。生产管控中心与财务部门紧密配合,迅速对高温配吃模式进行经济测算,制订预算目标,并围绕矿、碱、电、汽等关键消耗要素进行详细分解,确保每一项成本都能得到有效控制。与此同时,生产管控中心细化制订36项工序级工作目标,以“黄金36条”为抓手,将各项措施精准落实到生产环节的每一个细节。技术中心同步启动实验研究,对不同温度、不同配比条件下的溶出参数进行深入测试,摸索最优工艺条件,为后续流程改造及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面对矿石特性复杂、试验变量众多的情况,技术团队加班加点,不断优化实验方法,短时间内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精准实施,稳步落地。2月6日,溶出二组正式停机进行流程改造,标志着这一创新实践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全体员工展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执行力,紧密协作,稳步推进改造工作。早调会上,中州铝业总经理张辉向团队详细部署改造后的运行要点:“高温二组投用后,国产矿与澳矿混合溶出,脱硅脱钛工艺需要优化,溶出机组运行的温度、压力控制必须更加精准,特别要关注管道弯头、压力附件等关键部位,确保系统稳定运行。”“氧化铝溶出是整个生产环节的关键环节,改造后系统运行温度和压力都会有较大调整,安全性至关重要,必须强化管道、设备的巡检,确保稳定运行。”操作班组负责人补充道。改造工作有序推进,试运行期间,生产团队严格监测各项工艺参数,确保系统稳定过渡。尽管挑战重重,但项目组凭借精细化管理和高度的执行力,整个改造工作进展顺利,优化后的生产工艺逐步趋于稳定。
迎难而上,书写新篇章。市场的低谷期不仅是挑战,更是考验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时期。面对市场寒潮,中州铝业没有停滞不前,而是主动求变,以技术创新为引擎,通过流程再造拓宽降本增效空间,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中州铝业对高温线流程再造的成功实施,不仅为企业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争取了更大的生存空间,更探索出了一条优化资源利用、提升生产效益的新路径。
未来,中州铝业将继续围绕“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向,在技术突破、管理优化、市场拓展等方面持续发力,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大的主动权,不断书写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