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冶全员齐创新 破解难题增效益
2025年03月17日 10:18 1186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稀有稀土 作者: 黎继志
日前,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株冶公司”)举行2025年一季度“全员改善创新”成果发布会。会上,株冶公司氧化锌厂生产技术主管彭立志提出并组织实施的“优化浓缩槽浮沫处置成果”获得特等奖,受到单位和职工的一致好评。
今年以来,株冶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有关科技创新精神和决策部署,着力提升公司科技创新能力,充分激发了一线员工的创造力,营造了全员创新的良好氛围。株冶公司鼓励员工打破传统思维束缚,勇于尝试、敢于突破,将创新理念融入日常工作,无论是生产工艺的优化、设备的小改小革,还是操作方式的变革,只要有所改善即为创新,推动员工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创造,实现了从“要我创新”到“我要创新”的转变。
“微创新”破解生产难题。株冶公司氧化锌厂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存在中上清夹杂浮沫影响锌电解稳定生产的问题。彭立志深入挖掘问题根源,立足岗位自主创新,通过反复试验,提出并组织实施了一系列优化浓缩槽浮沫处置的办法。该方法仅通过原有装置的优化与简易装置的创新,就成功将浮沫问题转化为效益增长点,预计年创效超过75万元。这一成果不仅体现了一线职工的首创精神,还将在其他生产单位进行推广。
“小改进”带来大变化。株冶公司锌成品厂浮渣倒渣岗位以往收尘能力不足,现场环境欠佳。该厂安全环保主管黄建议对现有锌浮渣倒渣斗收尘系统进行改进,使倒渣过程中的粉尘收集率由50%提高至98%,显著改善了员工的作业环境。
“精定位”创造高效益。株冶公司锌湿冶厂生产技术主管鲁远章凭借对生产流程的深入了解和敏锐观察力,发现酸性渣过滤区域在大系统体积条件下存在流程问题。他精准定位问题所在,围绕洗渣流程优化开展了一系列攻关工作。在技术线和设备线的共同配合下,他深入剖析了人、机、料、法、环等各个环节,与班组成员共同研讨创新解决方案,最终,通过改善洗渣流程,成功破解了长期存在的生产难题,浮银回收率提升了5%,预计年经济效益可达数百万元,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自全面推进全员改善创新创效工作以来,株冶公司各单位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投入到改善创新的热潮中,提出了近300项改善创新成果,各二级单位组织发布了100余项成果。在株冶公司一季度“全员改善创新”成果发布会上,来自各单位的24个优秀成果受到了表彰。
黄建议在成果发布会上分享经验时表示:“改善无处不在,关键在于培养创新思维,勇于打破常规,深入现场实地摸索,锲而不舍持续推进。”随着“一切都可以改善、人人可以做改善”理念的深入人心,“全员改善、人人可为”已贯穿于株冶公司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这种转变将为企业带来无尽的活力与可能。
未来,株冶公司将持续引领全员创新创效,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发展的双赢,跑出提质增效的“加速度”。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