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华刚矿业科技创新探索与实践
2025年03月20日 9:25 1234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科技创新 作者: 王国安
近年来,华刚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指引下,将科技创新确立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紧密围绕“稳产、扩能、提质、创效”的工作主线,探索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突破技术瓶颈制约,引领创新技术诞生。华刚矿业联合中南大学及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针对赞比亚—刚果(金)铜钴矿带中的高泥氧化铜钴资源,进行了系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攻关。经过长期的持续探索,该项目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专门针对氧化铜钴矿的有机胺-羟肟酸/黄原酸装配式捕收剂,并创新性地提出了“先硫后氧”异步浮选新工艺。这些技术革新有效解决了氧化铜矿浮选效率低下的问题,显著提升了铜、钴的回收率。该研究成果已在华刚矿业SICOMINES铜钴矿的一期和二期工程中实现产业化应用,其中,选矿铜的回收率达到了86%;相较于同类铜钴资源,铜和钴的回收率分别提升了12%、20%。
经过充分论证和验证,华刚矿业参与完成的“战略金属氧化矿高效浮选分离多维度精准调控创新技术及应用”项目,于2024年6月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是139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唯一的选矿领域科研成果。华刚矿业通过强化知识产权获取,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科技创新实力。2024年,该公司已申报26项专利,其中包括11项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并获得了7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申报软件著作1部,全年共计发表学术论文18篇。该公司总工程师陈兴海指出:“这些成果不仅是对过往努力的褒奖,更是激励未来持续创新的动力。我们将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更多创新技术落地。”
二是完善制度保障机制,营造创新生态氛围。近年来,华刚矿业在科研体系建设方面稳步推进。该公司制订了《技术体系建设和技术管理提升实施方案》,构建起了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各层级技术人员共同参与的技术管理体系,明确了“三支队伍”评选和聘任原则,目前,《“三支队伍”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已正式发布实施。该办法明确了“三支队伍”人才评选考核条件、评审与聘任程序、职责、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为技术人才培养和使用提供了制度保障。在科研方向规划上,该公司聚焦智能矿山建设和采选冶科研创新两大方向,有针对性地明确了研发费用的使用重点,细化费用分配,提升矿山整体科技实力,为科研项目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该公司还修订完善了科研管理办法,规范科研项目立项、预算编制、合同签署、费用支出等具体要求,在OA系统建立“科研经费归集审批单”审批流程,强化科研经费管理,确保费用合理使用。在激励创新方面,该公司修订完善了科技创新成果奖励办法,设立科研课题研究专项奖金,对研究过程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员予以奖励,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该公司副总工程师范海宝表示:“希望将创新精神融入公司文化。唯有不断鼓励创新,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三是构建多元创新体系,大力培育创新人才。华刚矿业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构建了公司、厂(部)、班组三级培训管理体系,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相关专业主管厂长、专业技术干部和一线作业长授课,实施技能素质和岗位能力提升工程。该公司通过专业培训、实战锻炼、技能比武等多种方式,培养出一批技术专家、专业工程师、技术骨干和产业工匠。该公司人力副总监陈怡表示:“多层次培训体系旨在让每位员工在岗位上充分发挥潜能。我们既注重理论培训,也强调实践能力提升。”该公司持续加大员工技能素质培训投入,组建自有师资队伍,落实配套措施,系统开展多维度培训活动;通过科学分析员工培训需求,分层级、分类别、分阶段开展国际化、专业化、职业化重点班次人才培训,不断提升员工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人才实践锻炼方面,华刚矿业安排科技人才全程参与科研攻关、技术改造、智能化矿山建设等重点项目,以实践锻炼能力;定期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担任技术咨询顾问,为技术人员提供专题技术培训和咨询,培养科研人员前瞻性创新思维。该公司总经理李圣表示:“人才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我们会持续加大培养力度,为员工提供广阔发展空间,助推大家在实践磨砺中成长为公司发展的中流砥柱。”
四是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促进效率效益提升。华刚矿业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成效显著,通过强化产学研用协同,推动多项创新技术落地,有效提升了经济效益。该公司针对复杂硫氧混合铜钴矿的特性,自主开发了“高氧化率难选铜钴矿浮选提铜技术”,通过优化药剂作用机理和工艺流程,成功应用于选矿Ⅱ系列,使硫化剂单耗降低0.9公斤/吨矿。这一技术突破不仅优化了选矿工艺,还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资源回收效率。利用二期高铜尾矿矿石的氧化特性,实现了协同浸出技术的创新;通过将尾矿矿石作为氧化铜精矿浸出渣再浸过程的配矿氧化剂,并利用浸出渣中的硫化矿物作为还原剂,实现了不外加氧化剂和还原剂条件下的高效浸出。这一技术使铜浸出率提高11.2%,钴浸出率提高40%,除铁工序氧化剂单耗降低90%以上,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华刚矿业积极推进Kamirombe尾矿库铜钴资源回收项目,通过新建资源回收生产线,采用水力采矿—选矿—冶炼工艺,对尾矿资源进行综合回收利用。该项目不仅解决了采矿开拓工作面的占用问题,还显著提高了铜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华刚矿业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科卢韦齐大学等机构联合申报铜钴矿绿色提取技术项目,推动智能化建设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的技术理念,该公司为解决低品位铜钴资源的经济回收难题提供了新思路,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该公司生产总监黄荣伟表示:“我们将持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让更多创新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有信心在2025年实现更高生产效率和更好经济效益。”华刚矿业将坚定不移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推动企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该公司围绕智能矿山建设、采选冶科研创新两大核心方向,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不断培育创新人才,全面提升矿山科技实力。
五是加快智能升级迭代,树立智慧矿山典范。在采矿领域,将对卡车调度系统进行智能化升级,融合多种技术实现生产可视化,提升采矿效率、降低安全事故率;选矿环节,持续引入先进技术完善智慧工厂建设,优化管理控制体系,力求在选矿效率和资源回收率上取得突破;冶炼电积车间,将加快数字化建设,优化数字孪生模型,完善检测系统以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将升级综合调度系统,实现生产数据与模型高效协同,为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六是聚焦关键技改攻关,提升资源利用效能。该公司紧密围绕安全生产、技术指标、质量指标提升等关键目标,开展一系列重要技改攻关,其中包括北部临时境界及最终境界边坡稳定性研究、混合矿选别技术研究、微细粒级高氧化率矿石高效回收工艺研发、低品位难选矿选冶综合利用、冶炼溶液净化研究、钴产品提质升级和贵金属综合回收等。通过这些项目推进,进一步提高资源回收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该公司总经理李圣指出:“2024年,华刚矿业在科技创新领域收获颇丰,这些成绩不仅增强了公司核心竞争力,也为行业发展贡献了宝贵经验。2025年,华刚矿业将秉持科技创新理念,以技术创新持续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矿业公司而努力奋斗。”该公司将持续加强科研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三支队伍”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加大技能素质培训投入,为员工搭建更广阔成长平台。通过多措并举,着力培育一批具备创新能力的新型技术人才,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