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镍钴:科技赋能“优本创效”新路径

2025年03月24日 10:27 123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镍铅锌   作者:

511521 (1)(1)
金川镍钴龙首矿职工积极开展修旧利废,创新创效。宗伯明/摄

从矿石堆里“抠效益”、从数据流中“挖黄金”、从成本管理中“要活力”,是金川镍钴所属矿山企业开展“优本创效”的探索与实践,通过技术革新与管理创新双轮驱动,积极探索“老”矿山提质增效的新路径。

科技突围

创新引擎重构生产体系

3月1日,金川镍钴二矿区成功实现从人工干喷和锚杆支护向湿喷及锚杆台车作业的转型,标志着该区在矿山支护技术与设备服务领域迈出了重大步伐。

传统的人工干喷和锚杆支护手段,存在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恶劣、材料浪费严重、安全隐患多等问题。金川镍钴二矿区立足“安全环保可靠可控”“职工利益不受影响”的“优本创效”理念,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引进湿喷及锚杆台车设备参与井下施工作业,开启了机械化作业的新篇章。

相较于传统的干喷工艺,湿喷工艺优势在于其能够更精确地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喷射速度,从而减少材料浪费并提高施工质量。自湿喷工艺在二矿区应用以来,每台(套)设备可实现年节约成本330万元,喷射混凝土的回弹率降低20%,材料消耗减少30%,施工效率提升30%。此外,该工艺显著改善了工作环境,有效地减少了粉尘污染。

将湿喷技术与锚杆台车结合,不仅使喷锚网支护效率有所提升,还大大降低了安全风险,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综合经济效益稳步上升。

管理升级

全链条成本管控体系

金川镍钴龙首矿利用班前会、安全会等进行广泛宣传,把节约意识、挖潜增效触角延伸下沉到班组岗位,组织职工围绕成本节约、修旧利废、创新创效等积极建言献策。

在设备维检修方面,从每道检修工序入手,采取捡、拾、挑等措施,小到一颗螺丝钉、一个掐扣,大到空压机、电铲、水泵维检修,做到了不嫌“小”不放“微”和“芝麻、西瓜”并举。

在备件消耗管理上,坚持可用就不领新、能修不弃的原则,通过加大自主维修水泵的力度,成功减少了水泵叶轮、平衡盘、平衡环及机封等关键备件的消耗。同时,利用压缩空气反吹技术,有效降低螺杆式空压机空气过滤器的消耗。

在材料使用上,持续加大各生产作业面的回收力度,通过将1220与850中央水泵房废旧电缆回收备用;提升罐笼钢丝绳替换电铲钢丝绳使用等方式,减少新绳成本支出,做到物尽其用、循环投放。

在能源消耗管理上,采取了“关、停、并、转”等一系列措施,全面切断了地表库房及无需保暖区域的供暖管线,从而大幅减少了蒸汽的消耗。在井下中央变电所、水泵房安装照明控制箱,通过手动控制减少了工业现场照明时间,杜绝长明灯。利用时控器与声控装置,精准调控路灯及洗浴楼的照明系统,显著节约了电量。

合力攻坚

数字化转型带动成本优化

面对复杂的生产经营形势,金川镍钴三矿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走上降成本之路,将“大断面”进路全面用于井下矿山采场生产,提升作业效率20%,降低吨矿成本1.45元以上;将非金属锚杆推广应用于采场支护,锚杆材料费用降低26.72元/套;新型湿喷混凝土板墙成功应用于千米井下,大幅提高了板墙构筑效率,使单个板墙的作业成本直降1281元。

在细化成本管控方面,金川镍钴三矿区从材料、备件消耗全过程入手,严格执行材料全面预算和精细化管理,将成本管控触角延伸到井下作业面,紧盯进路一次成型,严格进路规格控制,杜绝非正常生产材料浪费。通过实施精益化组织模式和工序互保体系,金川镍钴三矿区1—2月份实现了定额材料较计划下降4.2%、限额材料较计划下降3.7%的显著成效。

如何调动职工参与到“优本创效”中的积极性?金川镍钴三矿区以“交旧领新、修旧利废”专项行动为突破口,组织青年职工和岗位能手积极参与废旧物资的小改小革与再利用。1—2月份,完成了4台矿车、2台钻床等42个(项)修旧利废工作。同时,依托自主维护和检修队伍,制作了钢框架、井筒梯子间护网等1200余件矿用加工件。这些举措不仅极大地激发了职工投身“优本创效”工作的积极性,而且取得了不错成效,为企业探索出了一条全新的“优本创效”发展路径。

金川镍钴矿山单位积极开展“优本创效”探索和实践,是资源型企业从“资源禀赋”向“管理禀赋”的转变。其“优本创效”之路,本质是以系统思维重构矿山价值创造体系——通过技术创新打开降本空间,借助数字革命再造生产流程,依托绿色转型培育新增量,最终在管理革新中实现质的突破。

当下,金川镍钴矿山所属单位正在向矿石、向数据、向成本要效益的进程中不断探索,积极掌握在全球产业链重塑中的主动权。这或许正是金川镍钴在全球矿业竞争中阔步前行的关键密码。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