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佰集团:打造千亿元级新材料产业集群
2025年03月24日 11:44 606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综合时讯 作者: 孙国利 焦春丽
龙佰集团厂区
钛白粉、海绵钛产能均位居世界第一,全球占比高达20%、23%;稀散金属综合利用水平世界领先;钛、钪产业规模占全国三分之一;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产能跻身我国行业前五……
这份耀眼的“成绩单”,出自龙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佰集团”)。2月23日,河南省委书记刘宁到龙佰集团调研产业转型、科技创新工作时强调,要坚持创新驱动,强化改革赋能,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链群,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刘宁指出,发展新材料产业,要发挥领军企业、链主企业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向中高端拓展,不断提高产业集聚度、产品附加值、核心竞争力。
龙佰集团在材料制造领域深耕70年,其发展史就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龙佰集团在成功改制、深交所上市、并购重组及产业转型中不断做大做强。龙佰集团是美国PPG公司对华采购钛白粉的主要供应商,海绵钛产品达航空转子级水平;其子公司朝阳东锆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核级海绵锆,应用于大亚湾1号核电站的建设。龙佰集团坚持“垂直一体化,横向耦合化”的发展思路,实现资源和能源的高效利用,生产的磷酸铁、磷酸铁锂等新能源正极材料产品,目前在行业中最低成本,适应市场需求。龙佰集团与中南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凭借一流的钒技术研发平台和规模化生产线,产出的钒液流电池电解液前景可观;解决了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伴生钴镍资源的高效回收难题,形成钴、镍、铜、稀土等伴生关键有价元素富集提取适应性新技术创新,实现了钛、钪、钒、铁、铜、钴、镍、磷、铌九大元素的资源综合利用。
“创新,让龙佰集团每一天都是新的。”是龙佰集团一直坚守的核心理念,也是龙佰集团成功的关键密码。近3年来,龙佰集团累计投入研发经费超30亿元,已建成钛粉体材料研究中心,组建了国产钛资源、钛金属研发中心,筹建新能源材料研发机构,着力打造钛锆材料和锂能材料两个专业材料研究院。目前,龙佰集团取得有效专利1270余项、省部级成果评价30余项,主持参与编制标准60余项,旗下高新技术企业达20余家。
针对困扰国内氯化法钛白粉发展的行业难题和中国海绵钛生产工艺“低端过剩、高端不足”的难题,龙佰集团首创硫氯耦合、硫铁钛联产法、钛锂耦合三大绿色清洁制造技术,打破西方技术垄断,相继攻克钛产业多项“卡脖子”技术难题,破解了中国航空航天高端材料依靠进口的局面,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相关材料科学和产业的国际竞合水平。
根据现有产业布局和战略规划,龙佰集团将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与绿色转型,以核心技术突破巩固全球领军地位,抢滩布局全钒液流电池、钒铝合金、含钪高性能铝合金等未来产业,构建龙佰锂电材料产业新生态,打造新的发展增长极。
随着新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龙佰集团钛白粉、海绵钛等产品全球市占率大幅提升,夯实全球新材料产业领军企业根基,既发挥“全产业、大循环”优势,又通过技术创新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赛道,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可复制的“龙佰模式”,实现产品迭代升级,致力于做中国钛产业结构变革的先驱。
“十四五”期间,龙佰集团持续提升钛白粉产能至150万吨/年以上,建设海绵钛及钛合金产能8万吨/年至10万吨/年;锂电正负极材料产能70万吨/年,力争2030年实现150万吨/年的规模。龙佰集团将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向中高端拓展,提高产业集聚度、产品附加值、核心竞争力,同时,推进钪钒材料产业园项目,进一步完善钪、钒产业链。
龙佰集团将持续聚焦主业,顺应全球趋势,不断调整钛产业结构,深挖新质生产力,提高氯化法钛白粉产量;坚定立足新材料、新能源领域,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进一步延链补链,引领中国钛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