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拉美的科技尖兵——记铜陵有色集团选矿专家组成员代献仁
2025年03月25日 11:10 148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铜镍铅锌 作者: 王丽 王青华
在南美洲海岛山林的旖旎风光中,美丽的“赤道之国”厄瓜多尔,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蓝色的太平洋上。在巍峨的安第斯山脉,一座大型现代化铜矿正拔地而起,它就是位于厄瓜多尔南部萨莫拉省的米拉多铜矿。这座由中国投资、中国设计、中国制造、中国施工、中国运营的铜矿,成为中国海外矿业工程的里程碑之作,开启了厄瓜多尔矿业新时代。这份成绩单的背后,饱含着所有项目建设者、参与者的辛勤汗水和艰辛付出。
铜陵有色集团选矿专家组成员、米拉多铜矿生产技术部副经理,硕士研究生、选矿高级工程师代献仁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主要从事选矿技术及科研项目管理等工作,扎根南美8年,坚持奋战在米拉多铜矿生产建设一线;他开展科研攻关,提高技术指标、稳定生产运行,发挥骨干和带头作用,共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铜陵有色科技创新成果奖3项;所在团队被评为铜陵有色科技创新团队;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授权专利35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2篇,其中,Sci收录1篇;多次获得铜陵有色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为企业的国际化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生产现场对中厄技术员工讲解浮选柱操作要点。
行家里手
技术攻关有点有面
2018年,怀揣矿业报国梦想的代献仁响应 “一带一路”倡议,不远万里来到厄瓜多尔米拉多铜矿,潜心钻研,迅速成长为选矿专家。凭借不懈努力和聪明才智,他出色地完成了米拉多铜矿建成投产、复工复产、达标达产、稳产高产的工作任务。2019年,米多铜矿处于试生产初期,所处理的矿石为表层的次生淋漓带矿石,高岭土等泥质矿物含量较高,设计药剂制度不能满足现场生产,导致粗选作业捕收剂及起泡剂消耗量大、粗选作业操作不稳定、粗选作业回收率不高。针对这一难题,代献仁带领技术团队从磨矿细度、浮选pH值、药剂制度和工艺流程等多方面入手,通过小试和工业调试,优化了选矿工艺条件,确定了适合米拉多矿石性质的选矿药剂制度,使铜精矿回收率由78%提高至85%。
面对试生产初期浮选柱效率不高、精选作业回收率相对较低的技术难题,代献仁白天带领中方技术人员从药剂浓度、充气量、泡沫层高度及淋洗水等方面对浮选柱进行调整,晚上与浮选柱厂家技术人员进行视频交流。通过两个多月的试验,浮选柱作业效率得到大大提高,铜精矿回收率由85%提高至88%左右。
针对70立方浮选尾矿含铜较高,大部分铜矿物损失在粗粒级中,粗精矿存在欠磨现象的问题,代献仁对精选作业系统进行改造,将70立方扫选泡沫返回立磨机进行再磨,改造后,70立方浮选尾矿含铜由0.15%降低至0.1%以下,铜精矿回收率由89%提高至目前的90.5%左右,每年多回收铜金属1500吨左右,大幅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创新能手
成果转化有声有色
代献仁坚持管理与创新双轮驱动,主导编制公司级科技创新管理制度10项,形成了生产技术管理、科研技术管理系统的高效规范运转;积极搭建创新平台,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人人都是创新源,处处都有创新点”的创新氛围,使敢于创新、勇于创新、乐于创新、勤于创新成为常态。
针对再磨、分级效率不高,分离尾矿中+200目粒级含铜较高,铜损失率较大的技术难题,代献仁带领技术团队通过强化精扫选捕收效果,将精扫二泡沫引入再磨分级作业,对粗颗粒进行再磨再选,分离尾矿含铜由0.18%降低至0.12%左右,铜总回收率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可多回收金属铜1200多吨,增加产值1000多万美元。
代献仁进行试验研究提高回收率,组织开展铜金银综合回收的试验研究,2024年,选铜回收率90.49%,较年度计划提高了0.49个百分点;金回收率60.51%,比年度计划提高了5.51个百分点,扣除铜精矿运输成本,每吨铜精矿效益多增加200多美元。
开展铜精矿结块课题攻关,“一种高品位含硫铜精矿的运输处理方法”发明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在严格控制铜精矿细度和水分的基础上,采用双层吨袋将铜精矿与空气隔绝的方式,解决了铜精矿储存运输过程中自燃烧结的技术难题,保障了米拉多铜矿铜精矿储存、运输安全,为铜精矿长距离海运提供借鉴。
组织开展“以废治废” 环境治理实践,通过分类收集+集中处理+以废治废+协同降碳模式,将采场酸性水引入尾矿100米浓密机,降低尾矿库库内水pH值,减少酸性水处理成本,实现采、选生产过程废水自平衡再利用,达到了“以废治废”效果。该方案实施以来,共减少酸性水处理1900万立方米,节约成本200多万美元,实现尾矿外排水达标排放,保障米拉多铜矿清洁生产、绿色生产的连续性,有效保护亚马孙流域生态水环境,产生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获铜陵有色集团合理化建议一等奖。
管理好手
团队发展有为有成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代献仁不仅注重个人技能的提升,还非常关心团队的成长,对于年轻员工,他悉心指导,为他们答疑解惑,积极做好“传、帮、带”工作。在日常工作中,他积极组织劳动竞赛和磨矿、浮选、维修等技能比武活动,通过班组竞争、岗位练兵,积极营造人人钻研技术、学业务和“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为该公司发展培养了一批可用技术人才。
毕业于中南大学选矿专业、入职米拉多铜矿仅仅3年的合理化建议一等奖获得者李浩是代献仁的导师带徒对象。在代献仁的悉心指导下,李浩在实践锻炼中快速成长,组织实施了“关于提高半自磨机处理能力的建议”,改变磨矿钢球尺寸及配比。调整后,磨矿系统中处理能力得到明显提高,2023年,增加铜金属量3841吨,增加效益3042.66万美元。此外,代献仁的另一个导师带徒对象赵晓佩,因其在科技进步工作中做出的优异成绩,荣获铜陵有色优秀工程师称号。
代献仁主动学习西语,倾听厄籍员工的心声,对厄籍员工合理的诉求和困难及时给予帮助与解决,与厄籍员工保持良好的关系,帮助厄籍员工提高技术水平。每当重要节日来临,代献仁都会组织开展庆祝活动,促进中厄员工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和谐相处。“我非常愿意成为中国企业与当地沟通的一座桥梁,当好矿山的工程师,当好中厄友谊的工程师。”代献仁表示。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作为一名奋战在“一带一路”上的科技尖兵、一名为铜陵有色海外事业不懈奋斗的建设者,代献仁诠释了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矿业报国的精神,用实际行动为建设“一带一路”的美丽画卷增光添彩。他秉持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以昂扬的姿态和务实的作风,不断攀登技术高峰,将铜陵有色技术优势与南美资源禀赋深度结合,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