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趋势 共筑新未来 加快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建设
2025年03月28日 21:32 99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企业家论坛 作者: 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 党组成员 副总经理 徐基清
把握新趋势 共筑新未来
加快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建设
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
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徐基清
国内有色是一家,近年来,业内企业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指导下取得了长足发展进步。同时,我们的外部环境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对我国有色产业发展带来了严重挑战。下面,我就围绕“把握新趋势 共筑新未来 加快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建设”这一主题,结合中国五矿实践,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资源争夺白热化呈现新态势
近期,地缘政治博弈与战略资源争夺日益交织,资源国政策风险持续攀升,全球产业链重构加速演进。我国资源供应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供应链风险显著增加,需要我们业内企业更好地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中国五矿肩负“矿业报国、矿业强国”初心使命,始终将保障国家金属矿产资源供给与安全为己任,坚决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战略性矿产资源探产供储销统筹和衔接体系”的战略部署,加快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助力国家战略物资保供稳价。在资源端方面,在秘鲁邦巴斯铜矿、加来诺铜矿、巴基斯坦山达克铜矿、锡亚迪克铜矿、刚果(金)金塞维尔铜矿、阿富汗艾娜克铜矿基础上,成功收购博茨瓦纳科马考铜矿,签约英美资源巴西镍业,组建成立中国盐湖集团,围绕在国内外矿山深边部勘探找矿取得重大成果,2024年控制的陆地资源金属量,铜、镍、钴、钨、锑分别同比净增长33%、36%、27%、8%和5%。在生产端方面,一批党中央高度关注的项目取得标志性进展,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效。邦巴斯铜矿C采场、金塞维尔铜矿改扩建等项目提前建成投产,2024年,中国五矿矿山铜金属产量42.2万吨,相当于国内产量的21.4%。在供销端方面,金属矿产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获得交通运输部充分认可,连云港、防城港、曹妃甸港口混矿中心“桥头堡”功能更加突出,国家专项进口任务相关排名连续3年央企第一。坚决落实国家部委对钨、铋、钼、铟等相关物项实施的出口管制政策,为国家有效应对外部挑战贡献力量。
绿色转型催生结构性矛盾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从燃料密集型向矿物密集型转变,铜、锂、钴等能源转型金属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国际能源署在《关键矿物在清洁能源转型中的作用》报告中预测,如果要实现2050年全球碳中和目标,到2040年,锂、镍、钴、锰的需求将分别增长超33倍、140倍、70倍和58倍,能源转型金属供需矛盾长期化将成为行业常态。中国五矿立足国家所需、五矿所能,全面加大铜、镍、锂、钴等重点品种资源获取和项目建设力度,不断建链、补链、延链,实现了从锂、钴、镍、石墨资源开发到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池箔再到废旧电池回收全产业链布局,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闭合循环生态系统竞争力不断提升。
技术革命重塑产业形态
人工智能选矿技术使勘探效率提升40%,氢能冶金示范项目吨钢碳排放降低85%,AI大模型加速新材料研发进程,技术创新正在改写传统资源价值评估体系。但是,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科技水平仍较为滞后,存在不少“卡脖子”问题。中国五矿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充分挖掘19家科研设计院所、47个国家级科技平台得天独厚的“特富矿”资源,制订“五个聚焦”行动方案,牵头建设矿产资源领域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深部、深海、冶金工业污染治理等3个原创技术策源地,深地深海勘探、超高纯石墨、航空航天刀具钻具、高端芯片硅基材料等一批技术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填补国内空白,有力推动资源变成材料、材料变成产品、产品形成产业。
推动构建全球新的矿产资源治理格局,增强我国战略性矿产保障能力,需要多方力量共同融入、共同努力,借此机会提出3点建议:
一是深化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加强资源保障能力建设。面对战略性矿产资源成为大国博弈的新战场,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以“国之大者”铸就发展底气,用“链式思维”重构竞争优势,把矿产资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建议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协同,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等方式,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中国五矿作为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金属矿业企业,愿意和业内企业共同“走出去”,增强海外资源权益获取和保障能力。
二是打造技术创新合作共享平台,推动金属矿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建议围绕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共性技术和核心装备开展联合攻关,共建科技成果供需对接平台和行业大模型平台,“双向奔赴”推动成果转化产业化和行业数字化转型。中国五矿愿意通过国创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原创技术策源地、创新联合体等平台合作共享,共同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应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三是发挥协会桥梁纽带作用,促进有色金属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机制与平台的建设,目前,有色企业分布较散、“单打独斗”较多,建议协会搭台子、建机制,推动上下游企业融通创新发展,给予行业数据共享、国别政策评估、关键矿产供应链监测、合法权益维护等方面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企业更好服务国家战略。
中国五矿愿意与全球矿业企业一道,竭诚合作,以“开放”促创新、以“共享”助发展,以资源安全保障支撑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共同谱写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