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链聚能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世界级钛产业支撑
2025年03月28日 21:47 96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企业家论坛 作者: 宝钛集团党委书记 董事长 总经理 王俭
强链聚能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世界级钛产业支撑
宝钛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王俭
钛的特性
钛是一种银白色的过渡金属,拥有比强度高、耐腐蚀、耐高温、无磁、形状记忆、亲生物、超导、储氢等特性,在地壳中储量丰富,在金属元素中仅次于铝、铁、镁,排名第四,但由于提取加工难度大、成本高,被列为“稀有金属”。
——钛合金的使用量体现了飞机的先进性。歼-35的用钛量达25%,C919的用钛量超空客A320、波音737,达9.3%。
——安装钛合金载人球舱的“奋斗者”号深潜器,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全海深作业能力世界领先。
——由钛合金制造的化工装备,使用寿命延长数十倍,甚至成为“半永久性设备”。
——宝鸡大剧院屋面用钛量55吨,是国产钛首次大面积应用于建筑领域。
——钛关节、心脏支架、种植牙应用于人体;钛手机边框、折叠屏铰链应用于3C行业。钛让生活更加美好。
钛产业在我国经过60多年的发展,逐渐从支撑国防军工、尖端科技的“战略金属”,走进日常,造福全社会。
宝钛集团基本情况
及近年发展成绩
宝钛集团因钛而生,源于军工,兴于民用。1965年,以“九О二”为工程代号,在陕西秦岭北麓、渭水河畔,开始了宝钛建设。历经仿制到自主研发的过程,宝钛集团主导制定了钛标准110多项,占到钛国标、军标和行标的90%以上,逐步实现中国钛工业与世界同步发展,建成我国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钛及钛合金研发制造企业,综合实力位列全球钛行业前两位。
近几年,宝钛集团围绕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积极应对供给、需求、价格、竞争之变,发展持续向好。
一是聚焦新增长点打造,发展质量逆势提升。宝钛集团发挥产业集群、市场多元优势,2024年钛产品产量4.05万吨,稳居世界第一;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46%,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航空用钛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0%,逐步成为全球主流航空钛材供应商。
二是新产业项目投产,产业链进一步补全建强。围绕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宝钛集团先后通过两个上市公司融资27.25亿元,加速高质量项目建设,一批关键装备实现国产化,破解了高品质海绵钛、铸锭、板带、管型材等生产瓶颈。
三是瞄准战兴产业需求,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宝钛集团发布4项钛国际标准,助力我国实现零的突破;航空用薄壁型材、液压油管、紧固件丝材、EB炉等成功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并量产;氢能电池用钛带、智能手机边框、超深井石油钻杆等产品,引领行业应用新趋势。
钛行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行业协会的正确引导下,我国钛产业高速发展,已成为世界最大钛材生产国和消费国。
——从产业规模来看,“十四五”以来,我国海绵钛产量年复合增长率约22%,钛加工材产量年复合增长率达7.7%。2024年,我国海绵钛产量为25.6万吨,同比增长17.6%,自给率近100%;钛材产量约17万吨,同比增长7%,占全球总量的65%;出口量实现翻番。
——从应用消费来看,“十四五”以来,我国钛材消费量复合增长率约为7.5%,2024年我国钛材消费量约15万吨。应用结构仍以化工、航空航天领域为主,占比分别为48%、21%,3C行业用量持续增大。国际市场消费以航空为主,占比约一半。
——从装备水平来看,由于国产化装备发展提升,熔炼、锻造、轧制、挤压等装备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加之安全自主可控的考虑,近年新建大型项目装备国产化、智能化、大型化步伐加快。宝钛自主研制的大型真空电子束炉(EB炉),核心电子枪国产化,技术达国际一流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国内钛熔炼产业升级。
——从行业竞争来看,海绵钛及钛加工材产能大幅增长,供需错配导致“内卷式”竞争加剧,钛材成品价格进一步降低。全产业链企业、深耕细分领域的高端企业还能凭借各自优势,保持向好发展;半流程、中小企业相对困难,盈利稳定性无法保障。但是,反观国外高端市场供应不足,日本海绵钛价格不降反升。
未来展望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性问题加剧、外部打压遏制,叠加钛行业面临的经济运行挑战、市场不利等影响,一定程度上放缓了钛行业增长速度。但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世界钛产业链、生态链重构的态势,钛产业的广阔前景和继续发展的总体趋势没有变。
对照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国家战略要求,我们也看到,我国钛产业大而不强的情况依然存在,高品质钛矿供应仍然依赖国际市场,航空紧固件、型材等关键产品仍有“卡脖子”风险;低成本制备技术仍未破解,价格成为推广的主要制约;无序投资带来供需失衡、竞争加剧,给行业进一步健康发展埋下隐患。
我国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和大力支持。期待与大家一道,深化协同攻关、合作共赢。
一是致力于技术突破,实现高端引领,聚焦战新产业、未来产业,加快“国之重器”打造、“卡脖子”技术难题突破。二是加快应用拓展,聚焦商业航空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市场及民用市场,持续扩大市场规模;构建钛主干材料体系,精简牌号,提升通用性与可回收性。三是强化行业发展的引导与约束,促进地方政府依托资源禀赋合理延链,规范行业新增产能及能耗,支撑整体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四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能,构建再生钛材认证体系,推广返回料循环利用;加快新型电解钛、国产钛矿采选冶等技术研究与推广,进一步降低钛材使用的价格门槛。
当前,宝钛集团正锚定建设世界一流专业领军企业目标,践行兴钛强国使命,围绕生产、营销、资源、科研等核心要素,构建遍布海内外、体系完善、功能互补的发展布局。我们期待与各位同仁一道,共同加快我国由钛业大国向钛业强国转变,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世界级钛产业支撑。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