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又增质 天合光能方案成“沙戈荒”更优选
2025年04月02日 11:35 112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改革报 分类: 稀有稀土 作者: 石琳琳
当前,以“沙戈荒”(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是新能源发展的主阵地,成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助力。截至2024年底,首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成装机9199万千瓦,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与项目可持续性发展等问题逐步显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在此背景下,既要“增量”又要“增质”的高价值产品解决方案成为“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的更优选择。
“沙戈荒”地区因太阳能资源丰富成为规模化大型地面电站项目首选。天合光能作为光伏行业领军企业,多年深耕“沙戈荒”应用场景,不断提升光伏产品性能,优化运营服务,目前已形成满足度电成本更低、抗风沙可靠性更高、运维服务更智能高效的综合解决方案。
全面适配
满足“沙戈荒”建设需求
保证光伏产品的可靠性至关重要。天合光能注重打造高可靠性产品,天合光能至尊TOPCon组件以优异表现通过加严高低温循环600次、动静载复合MSS测试、UV衰减测试等多项测试,拥有PVEL、RETC权威测试机构全序列加严测试认证,以高可靠性应对“沙戈荒”地区常年面临的强风沙、高温差、高辐照等严苛的气候环境挑战。
天合光能跟踪支架结构采用防沙漏沙设计,通过CPP权威机构的风洞测试,结果显示其结构具备高可靠性。在实际项目中,采用优化的灌注桩基础及防风化装机方案,并可依据项目情况提供内外围分区加强设计方案。在运行过程中,采用先进算法智能分级御风、平衡可靠性和发电量。
“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大多位置偏远、环境恶劣,运维队不宜长期驻扎。为此,天合光能推出天合智慧云平台,结合先进的3D数字地图、支架健康诊断等功能,形成风险点、故障点的精准定位,实现系统高效远程运维。
收益之道
成本与电价“一降一升”
在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市场需要更有竞争力的度电成本,以实现收益最大化。对此,天合光能全球产品、战略与市场负责人张映斌博士称:“关键是要降低系统初始投资,同时提升系统综合发电能量及高电价时段发电量。”
在追求极致度电成本方面,天合光能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产品解决方案凭借天合i-TOPCon Ultra组件高双面率、优异的低辐照性能搭配天合1P跟踪支架的智能算法优势,以显著的BOS成本优势、发电量优势、度电成本优势,成为“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场景的更优选。据测算,相比TBC+行业1P跟踪组合,天合光能解决方案综合发电量提高4.71%,系统综合价值提高0.126元/瓦,降低度电成本4.37%。
在高电价时段追求更多增益方面,随着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深入,天合光能一方面基于i-TOPCon Ultra高效组件优异的低辐照性能,可显著提升高电价时段出力,在早晚时段可比BC技术增发5%~10%。另一方面,天合1P跟踪支架可以依据智能算法早晚灵活调节角度,在电价更高的早晚时段提升10%发电量,使每度电加权售价至少提高1.1分/度。天合光能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解决方案可为100兆瓦电站年收益增加239.6万元,内部收益率提高0.97%。
AI赋能
全生命周期智能护航
当下,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技术正在加速融合,通过AI技术、光伏电站能够实现智能化的监控、运维和能效管理。天合光能推出SuperTrack跟踪算法,该算法通过AI、大数据、自研算法应用,实时分析天气数据、光照条件等因素,实现对每排支架最佳发电倾角的实时追踪,以确保最大化光照接收。与固定支架相比,跟踪支架在“沙戈荒”场景发电增益可达15%,与行业天文算法相比,天合光能SuperTrack算法发电增益可达2%~3%。
为实现电站的智能运维与高效安装,天合光能推出的组装安装机器人和履带式清扫机器人,不仅大幅度提高了安装效率,还能自主感知环境数据清扫,可提升发电量5%~10%,保障全生命周期智能运维,确保光伏组件始终保持最佳发电状态。此外,针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天合光能还提供高防护设计的天合储能系统,在严苛的环境下也能护航客户收益。
作为业内仅有能提供组件+支架+储能综合解决方案的企业,天合光能首创“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解决方案不仅为该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更是引领了行业的创新方向,得到了全球客户的高度认可。未来,天合光能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深耕光伏技术创新,持续优化“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高价值产品解决方案,助力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的建设,为客户带来高效、安全、智能的优质体验。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