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实“卷” 亮实绩 谋发展 谱新篇——八冶集团2024年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5年04月03日 11:8 651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地矿建设 作者: 杨世伟
2024年,八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八冶集团”)紧紧围绕“四商两优先”企业愿景和发展战略,以“项目效益提升年”和“历史遗留问题突破年”为抓手,科学谋划、精准施策,保持了稳中求进、逆势而上、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全面完成了年度经营目标任务,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亮眼答卷。
经营业绩逆势增长,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2024年,八冶集团实现营业收入43.90亿元,利润总额1.0061亿元,新签合同额39.83亿元,工程欠款回收6.13亿元;荣获省部级优质工程3项、地市级优质工程1项,入选2024年度诚信典型企业和甘肃省高技术高成长性高附加值企业,品牌影响力和行业认可度持续提升。
市场开发逆势突围,海外拓展成效显著。八冶集团充分发挥在有色冶金建设和工业施工领域的品牌优势,聚焦主责主业,大力实施“工业优先、海外优先”战略,构建了集团总部、分子公司、项目部三维立体市场开发体系;与中色股份、中咨海外等20多家企业对接交流,并与江西国际、中车兰州机车公司等3家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承办了中东北非承包工程市场开拓机遇与风险防控研讨会暨承包商会甘肃会员日活动,海外项目中标额6.1亿元,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深化改革蹄疾步稳,持续激发企业活力。八冶集团深入开展国企改革提升行动,股权优化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完成12户分子公司工商注销和1户企业破产清算,推动分公司向子公司转型;亏损治理成效显著,亏损企业减少至5户。
内部管控持续加强,管理效能显著提升。2024年,通过修订完善制度办法,八冶集团各项经营管理活动日趋规范,“一利五率”目标管理有效落实,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8.52%,资产负债率下降0.57%,“两金”占比减少2.20%;多渠道筹措资金,融资9.24亿元,确保了资金链安全;充分发挥审计职能,对17家单位开展经济效益和专项审计;法务清欠工作成效显著,化解遗留案件56起;物资集中采购总额达3.97亿元,实现节资率2.37%。
项目管理措施有力,技术创新成果丰硕。八冶集团全面落实“穿透式”管理和“项目法”施工,强化项目预算、施工、成本等全要素管控,运用i8综合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降本增效。2024年,八冶集团排查整改安全隐患530个;获评中色建协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5项,上海市白玉兰优质建设工程2项,省级文明工地6项,市级文明工地5项。
2024年,八冶集团研发费用4893万元,获得部级工法1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5项,完成63项企业自立课题验收,参与《甘肃省文明工地创建标准》编制,获得第十七届金昌市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及先进技术操作法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积极处置历史遗留问题,职工队伍不断优化。2024年,八冶集团扎实推进64项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工作,多措并举推进房地产去库存,化解债权债务1.7亿元,有效盘活低效无效资产。八冶集团开展各类培训13期,参训2601人次;新晋升高级工程师14人、工程师50人;新通过一级建造师23人,二级建造师15人;培训中心成功获批甘肃省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今年,八冶集团将继续深化市场开拓,优化企业治理,强化创新驱动,为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目标而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