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冶集团工程公司:高山之巅久攻坚
2025年04月08日 10:29 246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地矿建设 作者: 韩亚兵 马利凤
“山上不长草,氧气吃不饱,终年雪不断,四季穿棉袄。”这是矿冶科技集团工程公司在西藏尾矿库项目所在地的真实写照,在海拔4500米的艰苦环境中,驻守着一支敢于攻坚克难的矿冶工程“铁军”。他们坚决扛起党旗挺进生命禁区,守住初心挥洒青春韶华,锤炼了一支讲党性、能吃苦、能攻关、能战斗、能奉献的科技团队,也在这片雪域高原上培育出属于矿冶人的最美“格桑花”。他们的故事虽平淡,但有激情;虽艰险,但有收获;虽困难重重,但有挺膺担当。
2019年4月,矿冶集团中标西藏尾矿库EPC总承包工程项目,高原尾矿库存在海拔高、产量大、坝体上升速度快、排放浓度高、尾矿难固结等疑难点。如何堆筑子坝是我国甚至世界尾矿行业内都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在经过多次现场试验和专家研讨后,矿冶人提出“分级模袋+宽体子坝”的堆筑方案,良好的实施效果得到行业专家一致认可。依托该项目,矿冶集团牵头完成了国家矿山安全行业标准《模袋法尾矿堆坝技术规程》。
该公司始终坚持“党建+科研+设计+工程”四位一体式发展,将服务国家创新战略,引领行业技术进步作为初心使命。面对行业排渗技术难题,项目组成员创新突破,完成竖向气动负压排渗技术、下俯式负压水平排渗技术的开发,并成功应用于工程项目。该公司党委通过党建聚力,协同科研、设计、工程滚动式循环扩增发展,打造具有矿冶集团优势技术的专业一体化服务模式,成功助力行业创新性发展,用实际行动诠释矿冶人的初心使命。
该公司党委引领团员青年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组建高原先锋青年突击队。这支平均年龄33岁的队伍以“海拔高斗志更高”的豪情,将实验室搬到雪域前线,在冻土带上打响科技攻坚战。他们扎根现场开展连续数月的筑坝试验,经历数百次艰难的探索后终于突破技术困境。项目实施期间,为保障建设工期及安全生产,更是克服各种困难,团队轮流扎根现场500多天,以智慧与汗水破解超高寒尾矿库建设的世界级难题。
工程公司将始终牢记矿冶集团“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引领行业技术进步、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的核心功能,蓄积“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性,砥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品格,在雪域高原攻坚克难,担当作为,留下属于矿冶人的坚实脚印和实干担当。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