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瑞林成功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2025年04月09日 9:30 77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技术报国铸就时代丰碑 资本赋能开启全新征程

——中国瑞林成功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1

4月8日,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瑞林”)在A股主板成功挂牌上市。这家起源于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拥有68年深厚底蕴的工程技术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开启了崭新篇章。

在68年的悠悠岁月里,中国瑞林沐雨栉风、砥砺前行,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国家部属设计院起步,一路披荆斩棘,逐步发展壮大,成功蜕变为国际化的工程技术服务标杆企业。

中国瑞林的发展历程,是一部拼搏与创新、担当与奉献的奋斗史诗,不仅见证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尤其是铜工业的技术进步和迅猛发展,更为中国工程技术企业走向世界提供了宝贵经验。其成功上市,不但在资本市场上树立了一座熠熠生辉的里程碑,更是中国工程技术企业从“跟跑”迈向“领跑”的生动注解。

2
中国瑞林研发大楼

筚路蓝缕:从单一的设计院到工程技术服务标杆

1957年,在赣江之畔,中国瑞林的前身——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南昌院”)依托江西的有色资源应运而生。它宛如一颗希望的种子,在江西这片充满生机的红色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成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八大甲级设计院”之一。

68年来,中国瑞林与中国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不仅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践行者,更见证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轨迹,彰显了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的历史成就。

在计划经济时代,南昌院勇挑重担,主导完成了多个国家大型有色金属矿山和冶炼厂等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的标志性工程,为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华夏大地,南昌院顺势而为,积极谋划多元业务布局,相继在深圳、杭州、宁波等沿海城市设立分公司,大力拓展市政与民用业务领域。这一战略举措成效显著,不仅丰富了南昌院的业务板块,同时也提升了抵御风险的能力,为长远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点。

随着新世纪的曙光降临,市场化改革的浪潮席卷而来。2007年,南昌院顺应时代潮流,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和省国资委的指导下,成功引入中色股份、中钢集团等战略投资者,构建现代企业治理架构——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了。

中国瑞林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吴润华介绍:“改制之后,通过建立多项员工激励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了‘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转变。公司从单一的设计咨询业务向整体技术解决方案和装备集成领域拓展,从主要聚焦国内市场到构建国内国外市场协同发力的发展格局,开启了多元化、国际化发展的崭新篇章。”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2018年,中国瑞林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正式迈向技术与资本双轮驱动的新时代。

68年深耕细作,中国瑞林实现了从单一的有色冶金设计单位向综合性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华丽蝶变。如今,中国瑞林在国内外有色金属领域已具备显著的技术优势、竞争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并构建起“技术+装备+管理”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格局,能够为全球有色金属行业的采矿、选矿、冶炼及加工产业链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工程技术服务,在世界范围内树立起了工程技术领域的“中国标杆”。

技术创新: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技术创新,是中国瑞林蓬勃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实现从“追赶者”到“领跑者”华丽转身的关键密钥。

南昌院于20世纪60年代初便配合相关地质勘探和研究部门工作,并承担了武山铜矿的设计,使这座国内知名的复杂难采矿从每日数百吨生产能力开始,历经 “南建北改” 与两次扩建,打造成超千米深井、超万吨规模的“双超矿山”。该项目是目前国内最大运用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的铜矿山,建成了铜矿山中单系列最大的膏体充填系统 。

贵溪冶炼厂是20世纪70年代举全国之力建设的国家铜冶炼基地项目,南昌院全程参与了贵溪冶炼厂的方案制订、资金规划、工程设计和建设。该项目从日本引进当时最先进的闪速熔炼技术,凸显了高效、环保的显著优势。工程建成后成为中国铜冶炼技术进步的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之后,中国瑞林先后承担了贵溪冶炼厂一期至四期的工程设计和多次技改。2007年,随着贵溪冶炼厂四期工程竣工投产,其技术装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此项目荣获“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奖”,也是国内有色行业唯一获奖的工程。目前,贵溪冶炼厂阴极铜产能逾100万吨/年,已成为世界上单厂产能最大的工厂。

如果说贵溪冶炼厂项目是中国瑞林技术实力的有力证明,由其承担设计的铜陵金隆铜冶炼厂则是中国闪速熔炼技术发展史上又一座丰碑。在项目中,以张文海等一批专家为代表的中国瑞林技术团队,创新开发并完成了“常温变量喷射-动力波洗涤闪速炼铜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实现了中国闪速炼铜工艺和装备的国产化,改变了中国铜工业不能自给自足的局面,推动了中国铜工业产业链的全面升级。凭借这一重大创新,中国瑞林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国家工程设计金奖,张文海也在2003年成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目前我国铜冶炼工程技术领域唯一一位工程院院士。

谈及中国瑞林的技术发展历程,中国瑞林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唐尊球眼神中透出一种无比的自信:“中国瑞林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相结合的集成创新道路。早期,运用传统技术为中国铜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后,在闪速熔炼、顶吹熔炼、侧吹熔炼等多种铜冶炼工艺领域不断深耕,并根据不同的矿石原料、地域和客户需求,制订差异化的工艺方案。”

20世纪90年代,铜冶炼工艺迎来新的变革。力拓集团美国肯尼科特公司建设了全球第一座采用“闪速熔炼+闪速吹炼”技术的工厂,这一工艺简称为“双闪”。

2004年,中国瑞林承担设计、监理及部分总承包的祥光铜业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阴极铜工程首次引进“双闪”技术,该工程是世界上第二座、我国首座“双闪”铜冶炼厂。中国瑞林在设计中同时集成创新了多项世界首次应用的先进技术。该项目获得极大成功,堪称当时世界铜冶炼建设史上起步规模最大、建设速度最快的工程,引起了世界铜工业的瞩目和震惊。之后,中国瑞林还承担了全球一次设计和建设规模最大的铜陵有色金冠年产40万吨阴极铜“双闪”铜冶炼项目,并持续对这一项目进行技术升级改造,使其实际产能超过50万吨/年,是目前全球在运行的最大的一条铜冶炼生产线。

中国瑞林与祥光铜业通过持续研发改进,在一期“双闪”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双旋浮”这一重大创新工艺,并成功应用于祥光铜业二期工程。此后,东南铜业、大冶阳新弘盛铜业等项目均采用“双旋浮”技术,并实现从喷嘴、炉子到加料设施的全面国产化。

随着“双旋浮”技术和中国众多铜冶炼技术和设备方面的迅猛发展,美国肯尼科特铜冶炼厂这个“双闪”技术发明的鼻祖,经过对中国多方面的考察后,委托中国瑞林对其全厂存在的问题开展技术诊断,并对闪速吹炼炉喷嘴进行改造。2020年,肯尼科特冶炼厂改造项目成功投产,实现了中国“双闪”技术反向对美国肯尼科特铜冶炼厂的输出,也为中国瑞林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如果说以“双旋浮”为代表的闪速熔炼技术是中国瑞林为推进全球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那么,在“侧吹熔炼+顶吹吹炼”工艺基础上构建的铜冶炼系统工程技术则是中国瑞林不断探索和实践的又一丰硕成果。

2005年,中国瑞林承担了广西南国铜业一期工程,并将自身丰富的经验与“侧吹+顶吹”炼铜工艺相融合,创造出多项国内外第一的新技术,使广西南国铜业成为全球首套采用“侧吹+顶吹”主工艺的年产能30万吨的先进工厂。随后,应用该技术的南国铜业二期项目,年产能成功突破40万吨大关。目前,这一工艺已在江铜(烟台)国兴、中铜赤峰云铜搬迁、刚果(金)LCS、中铜西南铜业搬迁及金川铜冶炼工艺技术提升等项目成功应用,成为全球铜冶炼的主流工艺之一。

谈及矿山板块的技术创新,中国瑞林矿山事业部经理刘荣乐如数家珍:“我们始终致力于探索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升矿山开采的安全性和效率。大型深井矿山开采技术在新城金矿井筒实现应用,竖井深度达1527米,刷新了国内在用竖井深度纪录;大型露天矿山开采与输送技术在世界钴产能最大的洛钼刚果(金)KFM铜钴矿实现应用,让矿山开采变得更加高效、安全。此外,公司还研发了复杂硫氧混合铜钴矿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并成功应用于洛钼刚果(金)TFM、华刚矿业Sicomines等十余家世界级铜钴矿山。”

中国最大单体黄金矿山紫金山金铜矿,因特大规模、极低品位等因素,矿体开发遇到全球性技术难题。中国瑞林依托自研技术,采用露天与地下联合开采新工艺,攻克提金、选冶等关键技术,打造了全球领先的露天金铜矿堆浸系统,使该矿成为了低品位资源绿色开发的典范。

城门山铜矿是中国瑞林研究设计的另一标杆项目。该矿矿区三面环水,矿床基本赋存在湖床标高以下,矿区岩溶发育、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曾被西方公司视为“呆矿”。中国瑞林历经多年技术攻关,采用多种先进可靠的“绿色矿山”技术,成功实现了难采资源的开发利用。该矿投产25年来,生产平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项目先后获得5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奖。

这些标杆项目的全球实践,是中国瑞林技术实力的生动展示,标志着中国铜工业在“双旋浮”“侧吹+顶吹”等火法冶炼和湿法炼铜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完成了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华丽转身,中国瑞林也因此制定了《铜冶炼厂工艺设计规范》《再生铜工艺设计规范》等国家或行业标准规范。

技术领先的背后,是中国瑞林开放式创新生态的有力支撑。公司拥有1个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级研发平台以及博士后工作站,并牵头组建了有色重金属短流程节能冶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这些创新体系为技术研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使得科研成果能够迅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协同发展:从专注产业链到实现技术多元化创新

中国瑞林专注深耕有色金属全产业链,在精进工艺技术的同时,紧密贴合行业发展趋势,积极拓展新业务版图,相继成立装备、电气自动化、环保等板块子公司,全力为国内外客户提供更完备、智能、数字与绿色的服务。

江西瑞林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文彬自豪地说:“公司研发的机器人取板圆盘浇铸机、机器人型剥片机组、电解(电积)专用吊车吊具等数十套智能装备已远销海外,在国际市场上备受青睐。这些智能装备的应用,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人力成本,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公司自主研发的NGL炉成套工艺及设备,引领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助力我国再生铜冶炼行业高质量发展,并成为我国废杂铜冶炼领域唯一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涉重金属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先进适用技术推荐目录》的技术。

3
中国瑞林自主研发的机器人阴极剥片机组

“我们秉持先进的生产过程控制理念,致力于控制系统集成、软件开发调试等,能够为客户量身定制包括电力、仪控、通信等方面的整体解决方案。”江西瑞林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伟光介绍道。

基于在工艺、智能装备、自动化控制等领域的技术积淀,中国瑞林创新推出面向全球有色金属行业的全流程数智化解决方案NDI系统,不仅彰显了其在工业智能化领域的技术领先,更是开创了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局面。该方案深度融合5G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大模型、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起覆盖工艺流程优化、智能装备互联、生产数据治理、智慧管控中枢及全生命周期运维服务的闭环生态体系。通过实现工艺优化、设备协同、数据贯通和智能决策的有机统一,NDI赋予了现代工厂自主分析决策能力,正在重塑有色金属行业的数智化发展图景。

4
中国瑞林NDI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场景

“在中国瑞林EPC总承包的江西省贵溪市冷水坑矿田银珠山矿区铅锌银矿项目中,通过应用NDI数智化解决方案,如同为企业生产装上了‘智慧大脑’,实现了全矿数据资产的一站式管理,极大提高了企业管理决策效率,打造了生产工艺自动化、设施岗位少人化、生产管理信息化的现代化智慧矿山。”公司协同设计部部长付文伟介绍道。

在环保领域,中国瑞林同样表现出色,目前已完成数十个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富氧侧吹熔炼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有效攻克了固废处置的难题,可对多种固废进行协同处置,且金属回收率高,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项技术就像一把“绿色钥匙”,不仅有效解决了固废处理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还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瑞林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宪坤介绍:“我们在固废资源化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积累了深厚技术底蕴。与此同时,在工业危废处置、环境污染修复、水污染防治以及烟气治理等诸多方面,同样成绩斐然,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性科技成果,有力推动了行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

全球布局:从“借船出海”到“造船远航”

中国瑞林是我国有色金属行业较早走出国门的企业之一。“1993年,公司承接了首个海外项目,当时面临着文化差异、技术标准差异等诸多难题。但瑞林人凭借着过硬的技术和真诚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赖,为后续的海外业务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该公司市场部部长骆贞江说。

此后,中国瑞林的海外业务版图不断扩大,在全球铜资源丰富的智利、澳大利亚、刚果(金)等国家,都有瑞林人的足迹。目前,中国瑞林已为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工程技术、智能装备及项目管理服务,累计带动国内数百家供应商“走出去”。

十几年前,有着百年历史的塞尔维亚紫金博尔铜冶炼厂,因技术滞后、管理缺失而濒临破产。作为老旧重工业基地,这里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气味和粉尘。2023年,中国瑞林带来先进的铜冶炼技术,完成了博尔冶炼厂的设计改造,有力推动了该厂的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如今,该冶炼厂旁,一片绽放的郁金香田,在湛蓝的天空下显得格外艳丽。

刚果(金)卡莫阿项目是中国瑞林在非洲的重要布局之一。该项目由中国瑞林按照国际项目管理标准承担EPCM工作,包括设计、采购管理、施工管理、试车管理、费控管理等项目建设全过程服务。为适应高品位铜精矿处理要求,项目采用闪速炉一步炼铜工艺,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全球单线产能最大,且单位产品碳排放最低的冶炼厂之一。

5
中国瑞林采用闪速炉一步炼铜工艺进行设计并提供核心设备供货的刚果(金)卡莫阿EPCM项目。

还有最新投产的印度阿达尼铜冶炼厂和印尼阿曼铜冶炼厂,都是中国瑞林在海外大型铜冶炼工程设计和服务领域的杰作,在世界铜冶炼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

几内亚西芒杜铁矿是全球储量最大、品质最优的未开发铁矿资源,中国瑞林以其雄厚的技术实力与丰富的国际化工程管理经验,成功入选力拓Simfer西芒杜铁矿项目的项目管理团队合作方,并按照西方先进管理的模式,为项目提供包括现场技术支持、数字化交付、现场质量管理等方面的优质服务。

中国瑞林在向海外输出技术、装备和管理服务的同时,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一带一路”国家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由中国瑞林承担勘察与设计的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医院项目,凭借优质医疗技术与良好就医环境,成为中吉友好合作的标杆。在尼日利亚、喀麦隆、塞内加尔等十余个非洲国家,中国瑞林承接了大型沙漠供水、自来水厂、海水淡化等工程项目,成功解决超 2000万人的生活用水难题,让当地民众用上了“幸福井”、喝上了放心水。“当看到当地妇女儿童载歌载舞、欢庆水井出水时,我觉得自己的一切努力和付出值得。”中国瑞林负责塞内加尔供水项目负责人勒德智说。

如今,中国瑞林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成为中国工程技术企业“走出去”的杰出典范。“凭借在项目中积累的国际合作经验,以及先进的技术优势,中国瑞林的海外业务合同额占比持续攀升,多年平均保持在30%以上,部分年份甚至超过50%。全球十大矿业公司中有9家成为中国瑞林的客户,国内众多世界500强企业也与中国瑞林建立了合作关系。在目前海外在建的4座大型铜冶炼项目中,中国瑞林为其中3座提供设计、核心智能装备和工程技术服务,充分彰显了公司在国际市场的认可度和影响力。”吴润华满怀信心地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深化国际合作,不断提升公司在全球有色金属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让中国瑞林的品牌在世界舞台上更加耀眼。”

通过技术多元化协同创新发展,中国瑞林逐步成长为中国有色工程技术企业“走出去”的知名品牌,实现了从“借船出海”向“造船远航”的历史性跨越。

人才强企:工程师精神的传承密码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也是创新活力和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中国瑞林的技术基因,犹如一棵生机勃勃的大树,深深地扎根于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之中。截至2024年6月,中国瑞林拥有专业技术人员超过180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3名、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设计大师12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7名。他们如同璀璨的星辰,在各自的领域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为中国瑞林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中国瑞林人力资源总监刘钰畴介绍:“我们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激励机制。” 党委办公室主任刘方圆补充道:“在公司独特的企业文化熏陶下,工程师文化深入人心,工匠精神在每一位员工身上传承,激励着大家不断追求卓越。”

在中国瑞林,新员工入职后会接受系统全面的培训,涵盖专业技能提升、企业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同时,公司推行导师带徒制度,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与新员工结成师徒对子,通过言传身教,帮助新员工快速成长。

刘钰畴表示:“我们将持续坚持人才强企战略,打造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队伍,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在员工关怀层面,中国瑞林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家文化”,构建起一套全方位、多层次的员工关爱体系。公司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充分考虑员工的岗位价值、工作表现以及市场行情,确保员工获得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回报。

江西这片红色热土孕育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苏区精神等红色文化,对中国瑞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中国瑞林党委在江西省国资委党委的领导下,通过党建融入、引领中心工作,将红色文化中蕴含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等精神内涵,与企业“成就客户、成就员工”的价值理念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有力推动了中国瑞林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稳健前行。

责任担当:从技术服务到乡村振兴

作为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中国瑞林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对口援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诸多领域都留下了坚实的足迹。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深深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作为参与江西省对口支援四川小金县灾后恢复重建的单位之一,中国瑞林选派数十名专业技术人员,全程参与并完成对口援建工程多个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运行、竣工验收等工作,让灾后的小金人民重新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

乡村振兴是国家重要战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中国瑞林充分发挥自身人才技术优势,通过技术帮扶、教育帮扶、产业帮扶等多种方式,为对口帮扶村办成了一批群众赞不绝口的民生实事,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公司驻村第一书记余亮良扎根在江西省万安县罗塘乡,一待就是10年,与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说:“中国瑞林始终用心用情用力,每月安排一批党员干部职工到村开展帮扶工作,早已把罗塘村民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6
中国瑞林在帮扶村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通过将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相结合,中国瑞林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的双赢。

上市赋能:绿色与智能的双重跃迁

从贵溪冶炼厂第一缕铜水出炉,到铜冶炼技术和装备打破国外垄断;从NGL 炉、侧吹炉工艺领跑再生金属产业,到自主研发“侧吹+顶吹”等先进技术;从聚焦国内铜冶炼技术革新,到技术装备输出60多个国家……中国瑞林用68年的光阴,将“中国创造”的烙印深深镌刻在全球铜产业发展的图谱上。

本次成功上市,将为中国瑞林开启崭新的发展篇章。吴润华满怀憧憬地表示:“上市是新的起点,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聚焦主业,持续创新,全力推动行业向低碳绿色发展转型,加速智能化、数字化升级。公司将构建技术、管理和资本多轮驱动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在铜工业领域的专业优势,为中国铜工业的发展和全球资源开发贡献更多力量。”

中国瑞林的发展历程,恰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印证着“技术为王”的硬道理,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工业从“规模扩张”到“质量跃升”的伟大转变。在“双碳”目标与“一带一路”的交汇点上,这家把技术刻进DNA的企业,正在用创新回答时代命题。中国瑞林的资本化征程,不仅是融资行为,更是一场中国工程技术价值的重估,正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