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记中铝国际长沙院科研创新中心党支部

2025年04月14日 11:2 9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党建工作   作者:

512372
主题活动

中铝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所属企业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沙院”)科研创新中心党支部现有党员21人,入党积极分子1人,党员占部门员工总数的72%。近年来,该党支部深入推进“党建+科技创新”模式,将党建深度融入中心工作,全力强化科研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开创科技创新新局面,加快推进创新型领军企业建设。

建强战斗堡垒

发挥党建引领优势

科研创新中心党支部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及国家科技创新最新政策等内容的学习,引导党员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科技创新实践。

近年来,科研创新中心党支部创新学习模式,运用党员轮流领学机制,定期开展以强化党员科研能力为主题的党日活动,充分调动党员持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该党支部强化考核引导,每年年初细化党员“双提升”考核评价指标,对党员在承担科研项目、取得科研成果和产出经济效益等方面的业绩实施差异化评价,并运用到绩效兑现、评优评先等方面,聚焦技术创新,促进效率提升。

点燃创新引擎

强化科研体系建设

科研创新中心党支部紧扣“打造技术核心竞争力”,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定期组织党员开展技术交流,通过对标行业标杆企业的先进技术,优化科技攻关方向和目标,强化科研顶层设计,明确未来重大科技攻关方向。

科研创新中心党支部持续优化科研管理机制,每年年初围绕各项科技创新指标系统策划,主动服务,全程指导督察,强化内外部协作,确保完成任务;建立了重点科研项目经理负责制和责任专家跟踪制,进一步提升科研项目管理质效;制订了《副总工程师管理办法》,进一步发挥副总工程师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机制,有效激发科研人员创造性和主动性。

科研创新中心党支部强化科研项目经营立项,加快核心技术研发,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体党员主动融入长沙院生产经营发展大局,为长沙院创新、创效“双提升”贡献力量。2024年,科研创新中心党支部助力长沙院签订国家级、省部级及外部横向科研项目22项。

与此同时,为开展重大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支撑,科研创新中心党支部优化整合科技资源,创建了“3+9+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该支部党员以国家级和省级平台为依托,与中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申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省部级重大科技专项和领军企业“揭榜挂帅”等科研项目,并担任科研项目经理或课题负责人,强化党员主责意识,突出党员带头作用。

培育红色土壤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科研创新中心党支部创新实施“科研设计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一支专业理论与实践经验兼备的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新入职的博士研发人员由研发中心和事业部联合培养,通过工程项目挂职锻炼,增强现场经验,提升综合业务能力;引导事业部设计人员充分挖掘工程项目中的科研课题,到科研创新中心开展科研工作,再带着成果回到事业部推进成果应用,实现人才双向流动,研发—应用形成闭环。该支部党员获得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湖南省创新达人、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青年杰出工程师等多项荣誉。

党建引领激发了科研创新中心党支部全体党员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活力,长沙院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2024年,“超大型双熔池连续炼铜成套技术及装备”等9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创历史新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中铝集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矿山固废高值化生态化梯级利用技术”“Online SAR工程灾害智能监测雷达系统”“废旧动力电池有价组分清洁回收技术”等8项技术入选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先进技术推广目录与典型案例。科研创新中心党支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的初心和使命,展现了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的良好形象。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