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言居】AI参与会议报道 让信息传播更高效
2025年04月14日 11:5 39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综合时讯 作者: 孟庆科
会议报道是一种基本的新闻形式,在媒体上会经常出现。在一场会议中,政府官员及行业专家纷纷发言或演讲,其中往往蕴含着新的政策导向或新鲜观点。参会记者作为信息的传递者,需要敏锐地捕捉这些观点,并及时进行详细报道,以确保这些政策或观点能够迅速传达给相关行业的从业者。
然而,会议报道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者本身的知识储备及工作能力。由于记者的专业背景、经验以及现场反应能力的差异,可能会出现观点漏报或误报的情况。此外,对于会议上一些需要深度挖掘的观点,也可能因记者能力所限而被忽略。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报道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也可能对相关行业产生误导。鉴于此,AI在会议报道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一是AI能够高效完成会议的热点提取及稿件撰写。会议从开始到结束,全程进行录音、录像,可为AI提供丰富的数据素材。结合大数据技术和本行业的特点,AI能够准确提取会议中的热点话题,并根据这些话题撰写出详尽的稿件。这些稿件传回单位,编辑可以进行选择并实施刊登,从而大大提高了报道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是AI能够列出采访提纲并完成采访后的稿件撰写。对于会议中需要深度挖掘的话题,AI能够自动提取出深度采访提纲和相关话题的文章,为记者后期的深度采访提供有力支持。在采访过程中,AI同样可以全程录音、录像,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采访结束后,AI还能根据录音、录像内容,快速撰写出详尽的稿件,为报道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AI能够让政策解读更全面、更深入。对于政府部门发布的相关政策,AI在解读时会考虑得更全面、更细致。在列解读提纲时,AI能够不留死角地涵盖政策的各个方面,不仅可以帮助政府部门完善政策内容,还可以帮助政策应用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政策。
与传统记者相比,AI具有知识面广、知识储备深厚、精力充沛等优势。利用大数据技术和强大的分析能力,AI可以实现无死角的会议报道,为相关行业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信息支持。
目前,AI初露锋芒,后台数据库尚待完善,执行算力仍需增强。它正经历着学习与更新的过程,此刻,人工协作显得尤为重要。当下,记者与AI携手并进,可成为新闻界的最佳搭档。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