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铋资源回收“卡脖子”难题——长沙矿山院成功解锁黄沙坪多金属矿“沉睡宝藏”
2025年04月17日 10:55 454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稀有稀土 作者: 欧阳林莉 杨倩如
团队开展浮选实验
在深耕有色金属行业的科技工作者眼中,黄沙坪多金属矿的铋资源一直被视为“看得见却吃不着”的硬骨头,因为在钼铋硫分离阶段大量添加硫化钠,铋矿物受到强烈抑制,所以采用传统工艺难以实现高效回收,面对这个技术难题,业内行家里手一筹莫展。为攻克这个老大难问题,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长沙矿山院”)选矿技术团队迎难而上,充分发挥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蛮”的精神潜心钻研、开展技术攻关,如今,实现了“浓缩脱药—酸洗调浆—浮选回收”创新工艺的应用,困扰行业多年的技术壁垒终被打破。
创新工艺破难题
长沙矿山院科研团队针对黄沙坪多金属矿矿物表面药剂残留、硫化钠吸附抑制等核心症结,创造性构建“三步疗法”技术体系:第一步“降”,通过物理浓缩技术降低矿物表面残留的药剂含量;第二步“除”,利用酸洗技术精准消除硫化钠在铋矿物表面的吸附;第三步“选”,运用高效浮选药剂实现铋矿物的靶向富集,一套“组合拳”的完美搭配最终形成三位一体的技术闭环。
协同攻坚提效益
2025年3月,黄沙坪多金属矿铋精矿生产线顺利建成。在工业化试验阶段,面对给矿量不稳定、矿石性质波动大等情况,长沙矿山院与黄沙坪多金属选矿厂组建联合攻坚组,通过优化流程配置等举措,成功达成产线稳定运行目标,并首次实现了铋资源的大规模回收利用。最终数据亮眼:铋精矿品位突破20%、作业回收率跃升80%以上,每年新增铋精矿产量达数百吨。
资源利用树标杆
该技术的创新突破不仅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更深刻践行了“资源吃干榨尽”的循环经济理念。其“低耗高效、精准调控”的核心技术,具备在同类矿山中广泛复制推广的潜力,有力推动了我国多金属矿综合利用技术的整体进步。
从实验室的小型试验到生产现场的工业应用,从2023年在铅精矿中成功回收铜的突破,再到2025年从钼精尾中高效回收铋的创新实践,长沙矿山院凭借科技创新,有力助推黄沙坪矿业一步步实现产品多元化、金属回收最大化的战略目标,深刻且生动地诠释了“点石成金”这一理念在当代的丰富内涵。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长沙矿山院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己任,在技术研发上持续发力,围绕企业实际需求实现了一项项技术难题的攻克,为保障国家战略金属资源的安全供应筑牢了坚实防线,在青山绿水间书写着矿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篇章。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