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项目推介会20日举行
2008年06月18日 8:26 4876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重点新闻
6月17日,省政府在西宁举行2008中国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项目推介会暨盐湖城旅游文化艺术节新闻发布会。
省政府副秘书长鸟成云向新闻界介绍了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有关情况。他说,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是全国面积最大的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柴达木盆地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7种,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约16.27万亿元,占全国的13%左右。其中钾、镁、锂、锶、芒硝、石棉、电石级石灰岩等7种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多种矿产资源同存共生,具有储量大、品位高、类型全、组合好等特点,许多矿产资源间的关联度极强,适宜延长产业链条,资源综合利用效率高。
近年来,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试验区紧紧围绕“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永续利用”这一主线,在企业、园区、社会各个层面形成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推进循环经济的共识;组建了柴达木循环经济研究院,编制了《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实施方案》,编制完成了《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开展了盐湖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煤化工、有色金属、芒硝资源开发利用等15个专项规划和40个循环经济工业项目的规划、可研、环评编制工作;成功举办了两届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项目推介会,共签约项目98个,签订协议资金413亿元,目前已实际到位资金将近120亿元。
今后试验区的总体发展思路和方向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模式,依托优势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积极延伸和扩展“油气—盐化工”产业链、“煤—焦—盐化工”产业链、“煤化工-盐化工-建材”产业链、“有色金属—天然气—盐化工”产业链和“铁矿—焦炭—钢铁”产业链五大循环经济产业链,通过产业“链接”,形成多产业横向扩展和资源精深加工纵向延伸相结合的循环型产业链,以及副产物和废弃物资源相结合的资源循环圈,实现产业链接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有效配置,提高试验区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提升特色优势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形成以无机盐、基本有机原料、合成材料和有色、黑色金属等产品为主干的产业及下游加工产品结构,使试验区成为技术先进、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特色鲜明的、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大型原材料生产基地。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副州长马杰通报了2008中国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项目推介会暨盐湖城旅游文化艺术节的筹备情况。据了解,节会将于6月28日至30日在格尔木市举行。节会内容包括项目推介、科技合作、柴达木地区镁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产业发展论坛、文化旅游等。届时将邀请国家有关部委、知名教授、科技专家、省内外客商、新闻媒体等1000余人参会。同时为宣传推介昆仑4A级旅游景区,提升中国盐湖城知名度,节会组委会还将组织邀请奥运高原行及自驾车旅游活动等。(青海日报)
责任编辑:CNM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