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产品面临环保“攻坚战”
2007年06月18日 0:0
2824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节能减排
8月11日,欧盟用能产品标准的生态化设计EuPs指令将正式生效,对电子信息产品等用能产品的设计、制造、运输、使用、回收等提出生态化的标准要求。有关分析人士认为,这一新指令将对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
“对此,我国要研究提出应对措施及我国电子信息产品标准的生态化要求,制订节能降耗的行业标准,将节能环保的管理措施贯穿于电子信息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黄建忠说。
今年3月1日,我国首部电子信息产业绿色法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施行。由信息产业部组织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标准工作组”已经出台3项行业标准,另有6项标准预计在今年年底前推出,届时将基本实现有害物质在电子产品中的替代和减量。
但是,对多数国内本土电子企业来说,并未体会到污染控制的迫切,有的企业甚至把环保攻坚当作政府的“紧箍咒”。在“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标准工作组”,本土企业仅有13家参与。而外资企业却表现了极大的参与热情,英特尔、惠普、索尼、诺基亚、西门子等74家外资企业参与其中。
“关注电子产品环保方面的规定,在标准制订阶段贯穿我们的建议和主张,并及时按照标准规定调整产品,是我们长期以来的原则。目前,我们已在采购、生产、技术、销售等各环节贯穿环保理念,以求未来取得竞争优势。”爱普生公司有关人士说。
据了解,仅仅制造一台电脑就需要700多种化学原料,其中对人类有害的化学物质达到上百种。我国是电子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庞大的产业规模不仅消耗着大量资源,而且废弃电子信息产品携带的铅、汞、六价铬等有毒有害金属,正在带来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
黄建忠认为,电子信息产业污染控制是推动结构升级的重要契机。对污染严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施强制性淘汰制度,是一种全球趋势。同时,发达国家在继反倾销、技术壁垒、收取高额专利费之后,又采取环保壁垒限制我国电子产品出口,而我国的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额在总出口额中常常要占到三分之一以上。对此,我国应有积极的应对措施。
据介绍,已经出台3项行业标准对电子产品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检测方法、污染控制标志都有了明确规定。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CNM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